小学语文预习有什么方法与技巧
预习,是上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它是学生接受新课知识、学习的第一步,学习小学语文也是需要预习的,一起来看看小学语文预习有什么方法与技巧吧!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与技巧首先,让学生掌握语文预习的方法步骤。预习是必须讲究方法的,方法得当,效率就高。语文课的预习方法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两种。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其内容可概括为读、画、查、议、列。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议: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组长主持共同讨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列:将两次预习中无法彻底解决的字、词、句、段、篇方面的疑点罗列出来。
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开始老师认真指导,比如记叙文,除常规预习外,布置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少年闰土》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情?(3)找出文中描写景物、心理的语句并说说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墙上四角的天空 ”的含义是什么?(5)少年闰土有哪些特点?这样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就会自己主动解决一些问题。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
其次,认真辅导和检查学生的预习。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布置预习任务,还必须认真辅导检查,否则学生疑难增多不解,会使学生自学积极性减退,因而要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启发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小学语文预习要求一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试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
2、想办法认识圈出来的字(如:查字表、查字典、问别人等),在字上注出音节。
3、在文中读读圈出来的字,读准音节。
4、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同一年级的要求。
2、标出自然段。
3、勾画新词。
4、给生字扩词。
三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三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同二年级的要求。
2、思考文中有没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记号。
四—六年级语文预习要求
1、单元预习:
在学习每一个单元之前,在上一个单元学完之后,利用1—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整体学习下一个单元内容包括这个单元有几篇文章,分别是什么题目。本单元主题是什么?本单元需要收集些什么?
2、课文预习:
(1)、了解时代背景,可以通过文别人(如:父母、长辈、同学、朋友)、看书报、电视等多种渠道了解。
(2)、通读:利用字典等扫清文字障碍,知道文章大概讲了什么。
(3)、大声读课文1—3遍给父母或同学听,或者读后把内容说给父母和同学听。
(4)、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好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读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批注、标记。
(5)、完成预习本。
*好词佳句(文中的四字词语、生字带出的词语、自己喜欢的词语)
*生字组词(一类字组词)
*解释并造句(选文中你喜欢的3—5个词语,其中必须有生字带出的词语和四字词语)
*分段并归纳段意。
*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体会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后作业
*质疑(至少三个问题,词语释义除外)
小学语文预习原则1.针对性原则。预习指导就应因人因文而异。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的差异、阅读能力的差异、自身素养的差异。阅读能力好的同学能很好地运用预习的方法按预习的要求去做,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连读句子都结结巴巴,根据现状,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例如预习《天鹅的故事》时,对阅读能力教差的学生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反复练读;(2)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书中新词的意思。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要求:(1)归纳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天鹅令你感动?为什么能感动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小学教材中选取的课文有写景抒情的,有含有深刻哲理的,有寓言童话故事,更有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它的教学要求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同。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预习时学生自己活动时间多,预习要求的激趣作用更应加强。如在教学作文时,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预习时要求学生回去买一种水果,然后把看、摸、闻、吃时的各种感官感受写下来,学生很乐意去做,激起了学生预习的兴趣,更激起了写作的兴趣。作好准备工作之后,上课时的交流就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唱主角了,而是成了学生们的世界。
3.启发性原则。预习过程要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使预习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在拟预习题时注意有的放矢,在循序渐进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开启心智、激活思维。课内预习的过程中,当学生思路阻塞时,教师的点拨,应着眼于促进思维的流畅性,而不能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其思维过程。例如《矛与盾》,预习时首先让学生将这篇文言文选自.学习方法网官网 www.xxffw.com 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学生不难做到。加大难度,你能想象卖矛和盾的人是怎样吆喝的吗?学生皱起了眉头,“那你看过菜市场卖菜的人怎样吆喝的吗?”在这样的点拨之下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预习的过程就是思维流淌的过程,学生对这堂课的期待更迫切了。
- 下一篇: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 上一篇:高中化学国庆节后学习调节技巧:坚
相关课前预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