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读书、蒙眼识字、间脑开发,只是教会孩子欺诈
栏目:记忆资讯时间:2019-05-23
近来,有一个搞右脑开发的“脑立方”培训机构粉墨登场,号称参加完培训,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创作力将得到让人惊异的提升,比如1小时能做诗20首,甚至可以蒙着眼睛辨别色彩。虽然培训费不菲,但望子成“神童”的家长趋之若鹜。当然,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场花样翻新的骗局。
且不说这个培训机构的效果是否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单单凭着“蒙眼辨色”这个耸人听闻的效果,事情的眉目已经了然于胸。早在2006年就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时有一位名为马承杰的奇人能够培训孩子掌握蒙眼辨物、识字和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特殊本领。在现在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伪科学的闹剧罢了。著名的魔术大师秦鸣晓曾对此表示,蒙眼辨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魔术表演,最早起源于印度,实际上是有不少魔术师熟练掌握了这个技巧。我相信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再怎样也不会夸下如此大海口,“脑立方”的培训机构正是利用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功利心态,才会撒下如此弥天大谎,吸引存在侥幸心理,想要走捷径的人们蜂拥而至。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论语里所讲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教育要循序渐进,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等于揠苗助长,不仅无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阻碍孩子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有专家认为,家长受骗是被急功近利之心蒙住了双眼。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在笔者看来,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当今社会上,尤其是家长中流行的“成功焦虑”。让孩子参加“脑立方”培训的家长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提高其智力。提高智力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进而成为“人生赢家”。 追求成功,无疑是个人与社会前进的动力,但社会如果充满成功焦虑,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不但会阻碍人们对成功的正确理解,而且会扭曲社会的文化生态,让人际关系趋于功利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焦虑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个体心态依托于一定的文化土壤。成功焦虑与这些年过度强调竞争的文化氛围大有关系。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人们以超越别人、强于他人为成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人们就会希望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为了代际竞争的胜利,家长自然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超越于常人的“神童”。 在“脑立方”骗局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可以读出一句流行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几年前,媒体已经报道过类似的骗局,但骗子的伎俩依然屡试不爽,秘诀就在于这种文化土壤。因此,要杜绝此类骗局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焦虑心态,以平常心看待成功,以理性和韧性追求实实在在的进步。 如“脑立方”事件所显示的,成功焦虑在家长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另一方面,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存在主体不明、措施乏力等问题,这是导致骗术不绝的直接原因。鉴于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明确校外教育培训的性质:它不仅是一门生意,而且是一项社会事业。教育培训是一种事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行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两者产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还应接受属地教育部门的统一管理。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根除类似“脑立方”这样的骗术当然不易,但应该想方设法尽可能综合施策,尤其要从加强管理入手,切断其传播渠道。遗憾的是,虽然“脑立方”的骗局已被媒体曝光,相关选自.超强记忆力训练 www.xxffw.com 监管部门已经对其“亮剑”,但是打开网络搜索页面,键入“脑立方”,首先跳进眼帘的依然是一堆与之相关的浮夸广告,而那些揭露其骗术的客观报道却被放在很不起眼的位置。在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渠道的今天,本应造福于人的网络平台却沦为骗子们的帮凶,成为其危害社会的工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舆论环境是减少和消除“脑立方”骗术危害的必要条件。 “脑立方”俘获众多受骗者,对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敲响了警钟。只有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大众的成功焦虑,让大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竞争,并切实筑牢社会保障的底线,才能少给“脑立方”之类的骗术以可乘之机。
“脑立方”骗局与“成功焦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19日 第 08 版)
且不说这个培训机构的效果是否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单单凭着“蒙眼辨色”这个耸人听闻的效果,事情的眉目已经了然于胸。早在2006年就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时有一位名为马承杰的奇人能够培训孩子掌握蒙眼辨物、识字和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特殊本领。在现在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伪科学的闹剧罢了。著名的魔术大师秦鸣晓曾对此表示,蒙眼辨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魔术表演,最早起源于印度,实际上是有不少魔术师熟练掌握了这个技巧。我相信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再怎样也不会夸下如此大海口,“脑立方”的培训机构正是利用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功利心态,才会撒下如此弥天大谎,吸引存在侥幸心理,想要走捷径的人们蜂拥而至。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论语里所讲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教育要循序渐进,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等于揠苗助长,不仅无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阻碍孩子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有专家认为,家长受骗是被急功近利之心蒙住了双眼。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在笔者看来,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当今社会上,尤其是家长中流行的“成功焦虑”。让孩子参加“脑立方”培训的家长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提高其智力。提高智力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进而成为“人生赢家”。 追求成功,无疑是个人与社会前进的动力,但社会如果充满成功焦虑,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不但会阻碍人们对成功的正确理解,而且会扭曲社会的文化生态,让人际关系趋于功利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焦虑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个体心态依托于一定的文化土壤。成功焦虑与这些年过度强调竞争的文化氛围大有关系。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人们以超越别人、强于他人为成功。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人们就会希望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为了代际竞争的胜利,家长自然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超越于常人的“神童”。 在“脑立方”骗局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可以读出一句流行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几年前,媒体已经报道过类似的骗局,但骗子的伎俩依然屡试不爽,秘诀就在于这种文化土壤。因此,要杜绝此类骗局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焦虑心态,以平常心看待成功,以理性和韧性追求实实在在的进步。 如“脑立方”事件所显示的,成功焦虑在家长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另一方面,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存在主体不明、措施乏力等问题,这是导致骗术不绝的直接原因。鉴于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明确校外教育培训的性质:它不仅是一门生意,而且是一项社会事业。教育培训是一种事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行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两者产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社会效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还应接受属地教育部门的统一管理。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根除类似“脑立方”这样的骗术当然不易,但应该想方设法尽可能综合施策,尤其要从加强管理入手,切断其传播渠道。遗憾的是,虽然“脑立方”的骗局已被媒体曝光,相关选自.超强记忆力训练 www.xxffw.com 监管部门已经对其“亮剑”,但是打开网络搜索页面,键入“脑立方”,首先跳进眼帘的依然是一堆与之相关的浮夸广告,而那些揭露其骗术的客观报道却被放在很不起眼的位置。在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渠道的今天,本应造福于人的网络平台却沦为骗子们的帮凶,成为其危害社会的工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舆论环境是减少和消除“脑立方”骗术危害的必要条件。 “脑立方”俘获众多受骗者,对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敲响了警钟。只有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大众的成功焦虑,让大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竞争,并切实筑牢社会保障的底线,才能少给“脑立方”之类的骗术以可乘之机。
“脑立方”骗局与“成功焦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19日 第 08 版)
- 下一篇:“脑立方”套路有多深
- 上一篇:所有人都是早晨记忆力最好吗
相关记忆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