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欣赏“六法”
栏目:高中阅读指导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47 题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 成化元,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
六法”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
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
怎样扫清文字障碍,品味她的深邃底蕴?如何身临其境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六点十八个字解答以上问题。
一、审标题
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
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
标题——
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
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
床前明月光”
作开头,忽略了标题“
静夜思”
;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诗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
“
审标题”
的“
审”
,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
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
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
找动词”
中详细阐明。
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
试以孟郊《登科后》为例来看审标题对理解诗歌主旨的作用。“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标题“
登科后”
已明确告知本诗所写内容为历尽寒窗之苦、终夺科举之冠以后的情形。不看诗句,单看标题,读者便可想象到那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无比喜悦之情。那么诗句中“
龌龊”
、“
放荡”
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应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昔日龌龊”
应是登科前的困窘;“
今朝放荡”
应是登科后的得意。“
龌龊”
、“
放荡”
也就不再是贬义词。有标题的提示,全诗洋溢着的金榜题名后的那种得意、欣喜之情便不难把握。
相反,如果不审标题,对主旨的理解便要大打折扣,甚至曲解。试看:“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日斜时分海燕向西飞去,遥望京城禁门外的王侯府,“
重楼闲闭,无人居住”
,只有花儿在寂寞的东风里落尽。这是一首不太难懂的写景诗。但看过了标题,会发现它的主旨不那么简单。“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有一位异乡人因想在长安居住却不得而暂游于陇一带,于是有感赋诗一首。弄清了标题的含义,便可领悟那西飞的海燕正是在长安找不到栖身之地的寒士,他在百鸟归巢的傍晚只能望着长安城那些长期无人居住的高楼深院而茕茕远飞。这首既表达卜居不遂、薄游陇之客黯然神伤之情,又反映“
唐王室衰败没落”
现实的托讽诗,只有在弄清标题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其主旨。
总之,“
审标题”
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观念。欣赏者对标题重视起来,事情就好办得多。
六法”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
意境优美使她令人神往,含蓄隽永使她魅力倍增;然而,含蓄和费解似乎是孪生兄弟,意境和想象从来就难以割舍。
怎样扫清文字障碍,品味她的深邃底蕴?如何身临其境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以六点十八个字解答以上问题。
一、审标题
古今的文字距离让现代人难懂古典诗歌,面对这个难以读懂的美人,
我们怎样体察她的内心呢?首先我们可以洞察她的眼睛——
标题——
来走进她的心灵。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便是文章的眼睛,因为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揭示内容,揭示主题。
但人们往往急于抓住这个美人的心而忽略她明眸的表白。成人教幼儿,往往以“
床前明月光”
作开头,忽略了标题“
静夜思”
;同学们分析,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冷落标题是常见的情况。为什么不仔细分析标题呢?事实上,古诗的标题对诗章的内容往往有统摄作用,标题吐露着诗文的心声。搞清标题的含义,也就初步了解了诗文的内容。当然,像《诗经》那种将首句作标题的情况除外。
“
审标题”
的“
审”
,意思是仔细看,这要求读者不仅要重视标题,而且要全面分析标题,并加入适当的推理想象。
现代汉语语法根据单句的结构,将单句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我们不妨将古典诗歌的标题分为有动词的和没有动词的两大类,没有动词的标题仅占一少部分。试以当今普遍认可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版)为例,没有动词的标题占全书总数的22%。尽管这一数据是来自对唐诗局部的分析,但它是对古典诗歌精华的统计,所以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没有动词的标题往往是名词性的,这些标题很直接地表明作者吟诵的对象:或是人物,如《渔翁》(柳宗元)、《蜀相》(杜甫);或是时间,如《月夜》(杜甫)、《春晓》(孟浩然);或是地点,如《乌衣巷》(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或是自然景物,《霜月》(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李商隐)、《江雪》(柳宗元)。诗歌是宣泄感情的载体,不论诗人以何为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所以这种无动词标题之所示既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欣赏者在明确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思考:面对这些吟诵对象,作者会抒发怎样的情怀?相对而言,这类标题的数量较少,理解也较容易。
绝大多数标题是带有动词的,这类标题中,有的只有一个动词,如《登高》(杜甫)、《闺怨》(王昌龄);有的有多个动词,如《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李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多个动词,有的陈述同一个主语,有的陈述不同的主语。这个问题将在“
找动词”
中详细阐明。
除辨清标题有无动词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对标题的斟酌应贯穿在对诗篇的整体把握中,即在理解具体诗句时也应把标题的因素考虑在内。
试以孟郊《登科后》为例来看审标题对理解诗歌主旨的作用。“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标题“
登科后”
已明确告知本诗所写内容为历尽寒窗之苦、终夺科举之冠以后的情形。不看诗句,单看标题,读者便可想象到那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无比喜悦之情。那么诗句中“
龌龊”
、“
放荡”
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应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昔日龌龊”
应是登科前的困窘;“
今朝放荡”
应是登科后的得意。“
龌龊”
、“
放荡”
也就不再是贬义词。有标题的提示,全诗洋溢着的金榜题名后的那种得意、欣喜之情便不难把握。
相反,如果不审标题,对主旨的理解便要大打折扣,甚至曲解。试看:“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日斜时分海燕向西飞去,遥望京城禁门外的王侯府,“
重楼闲闭,无人居住”
,只有花儿在寂寞的东风里落尽。这是一首不太难懂的写景诗。但看过了标题,会发现它的主旨不那么简单。“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有一位异乡人因想在长安居住却不得而暂游于陇一带,于是有感赋诗一首。弄清了标题的含义,便可领悟那西飞的海燕正是在长安找不到栖身之地的寒士,他在百鸟归巢的傍晚只能望着长安城那些长期无人居住的高楼深院而茕茕远飞。这首既表达卜居不遂、薄游陇之客黯然神伤之情,又反映“
唐王室衰败没落”
现实的托讽诗,只有在弄清标题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其主旨。
总之,“
审标题”
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观念。欣赏者对标题重视起来,事情就好办得多。
- 下一篇:高考对联类型训练
-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备考不可忘“本
相关高中阅读指导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