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本之传记阅读解题技巧
栏目:高中阅读指导时间:2020-05-26
实用文本之传记阅读解题技巧 选考内容是2007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今高考新增的选考题。 一、考 实用文本之传记阅读解题技巧选考内容是2007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今高考新增的选考题。一、考点解读:在考试大纲中对选考内容中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层级定在C级及以上,其中“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更接近以往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要求,这就加大了阅读考查难度。尤其“探究”——能力层级“F”,首次出现在考纲中,全新的命题样式,多样化的答案,单题较高赋分是其显著特点,因此,有关“探究”能力的考查需要高度重视。二、题型示例: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5—17题。(2007深圳二模)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于19108月27日,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叫史可比亚的城市。她的父母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她的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阿格蕾丝的父亲是个勤快的农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个谦顺而快乐的农家主妇,家里除了务农外,还经营一间小药店,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因为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家里总是充满著欢笑和祥和之声。阿格蕾丝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还有一弟一妹。她虽然身材瘦弱,却一直帮助父母担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阿格蕾丝在念小学的时候,从不偷懒,并善于思考。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她不但是个乖巧的孩子,而且非常活泼,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惹人喜爱。一到星期天便会去教堂礼拜。邻居和家人的朋友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是个有出息的姑娘,而阿格蕾丝也常常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她12岁那的春天,为了庆祝复活节,阿格蕾丝的母亲送给她一本书,书名是《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这本书记叙述的是12世纪时一位修士方济各的事迹。方济各是意大利亚西西城一个商人的儿子,在一场战争中他被俘虏,患了一场重病,一后才康复,自此之后他便追随耶稣基督,作了一名修士,为穷人及病人服务。方济各在所不惜,义不容辞地为这些被人抛弃的患者服务,甚至用嘴去清洗病人的伤口。读完这本书,12岁的阿格蕾丝感动万分。有一天,她心里突然冒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似乎是要指引她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她不由自主地自问:“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中,并不是单单只为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应做些特别的奉献。我是否能为主做些奉献呢?”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格蕾丝的这种想法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强烈。她18岁时从高级女子中学毕业。有一天,一位神父来她家拜访她的父母,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钱赞助罗特列修道院的修女们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工作,阿格蕾丝的父母立即慷慨地答应。在一旁听着神父和父母谈话的阿格蕾丝听了这些话心里暗想:“我要和她们一起到印度去。”1929秋天,阿格蕾丝告别了家人和故乡,和其他修女一起,踏上了去印度南部的漫长旅程。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轮船终于到达印度西部的卧亚城。在卧亚城停留数日后,阿格蕾丝她们继续乘船前进,沿着印度南部“突出的尖角”绕行,历时两周,终于到达东海岸边上的加尔各答市。从此,阿格蕾丝便在加尔各答罗列特修道院开始了她修生的生活。不知不觉两过去了,有一天,在祈祷中阿格蕾丝仿佛听到了主的声音,主对她说:“阿格蕾丝,你应该做一名修女,将福音传给世人。”一心一意要成为修女的阿格蕾丝惊喜万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院长,并提出首次誓愿的请求,所谓首次誓愿就是立志成为修女。她于1997去世。【注】德兰修女是1979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代美国青少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尊重人,尊重他或她的尊严和生来就有的价值。最孤独的人、最可怜的人和快要死的人都得到她的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是以恩赐的态度,而是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15.通读全文,请回答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的?(4分)[分析]本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基本事实分析原因,可从客观、主观两个角度思考。主观原因:(1)个性善良。客观原因:(2)方济各的影响;(3)家庭影响;(4)其他宗教人士的影响。16.第2自然段写到她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从不偷懒、善于思考、活泼、爱开玩笑、惹人喜爱、有出息、常憧憬美好未来、有人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等等。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作简要分析。(5分)[分析]本题属分析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1)意在表明她走上普渡众生道路的性格基础(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等)(2)意在突出其做出这种选择的巨大牺牲精神(活泼、有出息、她憧憬美好未来,能嫁给有钱人,却甘愿做一名修女,普渡众生)17.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的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6分)[分析]本题属鉴赏评价、探究的综合考查。改题实为一题两问,均为论述题。须有观点,有引据,有论述。是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述基本功的考查。(一)反映的人道主义的特点:(1)善良,(2)富有同情心,(3)有牺牲精神,(4)平等博爱。(二)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1)从社会需要角度考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当今社会依然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大众利益,不利社会和谐);(2)从关心人群生存状态考虑:弱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关怀(社会依然存在贫富不均,老弱病残、灾难困苦依然存在)。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能力层级定在C级及以上,其中“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更接近以往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要求,这就加大了阅读考查难度。尤其“探究”——能力层级“F”,首次出现在考纲中,全新的命题样式,多样化的答案,单题较高赋分是其显著特点,因此,有关“探究”能力的考查需要高度重视。二、题型示例: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5—17题。(2007深圳二模)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于19108月27日,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叫史可比亚的城市。她的父母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她的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阿格蕾丝的父亲是个勤快的农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个谦顺而快乐的农家主妇,家里除了务农外,还经营一间小药店,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因为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家里总是充满著欢笑和祥和之声。阿格蕾丝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还有一弟一妹。她虽然身材瘦弱,却一直帮助父母担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阿格蕾丝在念小学的时候,从不偷懒,并善于思考。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她不但是个乖巧的孩子,而且非常活泼,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惹人喜爱。一到星期天便会去教堂礼拜。邻居和家人的朋友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是个有出息的姑娘,而阿格蕾丝也常常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她12岁那的春天,为了庆祝复活节,阿格蕾丝的母亲送给她一本书,书名是《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这本书记叙述的是12世纪时一位修士方济各的事迹。方济各是意大利亚西西城一个商人的儿子,在一场战争中他被俘虏,患了一场重病,一后才康复,自此之后他便追随耶稣基督,作了一名修士,为穷人及病人服务。方济各在所不惜,义不容辞地为这些被人抛弃的患者服务,甚至用嘴去清洗病人的伤口。读完这本书,12岁的阿格蕾丝感动万分。有一天,她心里突然冒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似乎是要指引她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她不由自主地自问:“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中,并不是单单只为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应做些特别的奉献。我是否能为主做些奉献呢?”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格蕾丝的这种想法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强烈。她18岁时从高级女子中学毕业。有一天,一位神父来她家拜访她的父母,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钱赞助罗特列修道院的修女们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工作,阿格蕾丝的父母立即慷慨地答应。在一旁听着神父和父母谈话的阿格蕾丝听了这些话心里暗想:“我要和她们一起到印度去。”1929秋天,阿格蕾丝告别了家人和故乡,和其他修女一起,踏上了去印度南部的漫长旅程。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轮船终于到达印度西部的卧亚城。在卧亚城停留数日后,阿格蕾丝她们继续乘船前进,沿着印度南部“突出的尖角”绕行,历时两周,终于到达东海岸边上的加尔各答市。从此,阿格蕾丝便在加尔各答罗列特修道院开始了她修生的生活。不知不觉两过去了,有一天,在祈祷中阿格蕾丝仿佛听到了主的声音,主对她说:“阿格蕾丝,你应该做一名修女,将福音传给世人。”一心一意要成为修女的阿格蕾丝惊喜万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院长,并提出首次誓愿的请求,所谓首次誓愿就是立志成为修女。她于1997去世。【注】德兰修女是1979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代美国青少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尊重人,尊重他或她的尊严和生来就有的价值。最孤独的人、最可怜的人和快要死的人都得到她的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是以恩赐的态度,而是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15.通读全文,请回答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的?(4分)[分析]本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基本事实分析原因,可从客观、主观两个角度思考。主观原因:(1)个性善良。客观原因:(2)方济各的影响;(3)家庭影响;(4)其他宗教人士的影响。16.第2自然段写到她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从不偷懒、善于思考、活泼、爱开玩笑、惹人喜爱、有出息、常憧憬美好未来、有人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等等。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作简要分析。(5分)[分析]本题属分析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1)意在表明她走上普渡众生道路的性格基础(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等)(2)意在突出其做出这种选择的巨大牺牲精神(活泼、有出息、她憧憬美好未来,能嫁给有钱人,却甘愿做一名修女,普渡众生)17.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的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6分)[分析]本题属鉴赏评价、探究的综合考查。改题实为一题两问,均为论述题。须有观点,有引据,有论述。是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述基本功的考查。(一)反映的人道主义的特点:(1)善良,(2)富有同情心,(3)有牺牲精神,(4)平等博爱。(二)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1)从社会需要角度考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当今社会依然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大众利益,不利社会和谐);(2)从关心人群生存状态考虑:弱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关怀(社会依然存在贫富不均,老弱病残、灾难困苦依然存在)。
- 下一篇: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 上一篇:高考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难点
相关高中阅读指导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