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 述而》记载: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 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因为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
述而》记载:“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
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因为使用绳网会把水中的鱼不分大小一网打尽。“
弋不射宿”
是说孔子虽然也射鸟,但从来不射栖宿巢中的鸟。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
忍”
与“
不忍”
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的态度与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确。他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高中.初中阅读答案庖厨也。”
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
恻隐之心”
或“
不忍人之心”
,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
君子远庖厨”
,并称此为“
仁术”
。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重要思想。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
而”
是“
继而”
的意思,赵岐注曰:“
先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者也。”
由“
亲亲”
推展到“
仁民”
,再由“
仁民”
扩展到“
爱物”
,清楚地表达了儒家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见,“
仁”
内在地包含了“
亲亲”
、“
仁民”
与“
爱物”
三个层次,其中“
亲亲”
是仁的自然基础,“
仁民”
是仁的核心和重点,“
爱物”
则是仁的最终完成。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
仁”
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天地万物,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
“
仁民而爱物”
在最广大的范围内表现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那就是人有“
仁心”
,只有人才有道德观念。“
仁民而爱物”
,是人的同类意识的进一步扩大,扩大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从“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层次推进来看,由“
仁民”
到“
爱物”
是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它要求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的发展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万物的爱护不再只是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且还出于人类道德完善的需要。人类主动承担起了对自然万物的道德义务,这种在中华大地流布了两千多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资源。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文中所引用文字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就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B
.第二段引用孟子“
君子之于禽兽也……
远庖厨也”
这一段话,旨在引出孟子的“
仁术”
概念,也就是要人们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
C
.第三段引用赵岐的注,说明了“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中的“
而”
是“
继而”
的意思,说明了儒家“
仁”
的行为的层递性。
D
.第四段引用“
仁民而爱物”
并对其内涵予以分析,表明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同时这也是对儒家生态伦理学重要内容的阐述。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属于儒家生态伦理学内容的一项是
A
.人们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 好“
忍”
与“
不忍”
的关系。
B
.人对于他人与动物的痛苦和危难要有天然的同情心,要把自然万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C
.人不仅要爱人类自身,还应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扩展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
D
.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需要得到满足,普遍的人类之爱得到彰显,人类社会的畛域被爱心超越。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并不反对杀生,因为人毕竟要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动物也是食物来源。但儒家主张的是有限度地杀生,对滥捕滥杀行为持反对态度。
B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源于孔子,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弘扬仁爱之心,惠及自然万物,最终成为儒家的重要传统。
C
.由“
亲亲”
到“
仁民”
再到“
爱物”
,表达了儒家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它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体现着儒家之“
仁”
的内在逻辑要求。
D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开始,就流布于中华大地,影响了后人。而在今天,它更加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A
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最主要是为了说明人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像孔子一样怀有珍惜爱护之心。
7. D
本项说的是孟子所阐释的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得到普遍推广后可以起到的效果。
8. B
本项错在“
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
,原文说的是“
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
题。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
述而》记载:“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
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因为使用绳网会把水中的鱼不分大小一网打尽。“
弋不射宿”
是说孔子虽然也射鸟,但从来不射栖宿巢中的鸟。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
忍”
与“
不忍”
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的态度与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确。他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高中.初中阅读答案庖厨也。”
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
恻隐之心”
或“
不忍人之心”
,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
君子远庖厨”
,并称此为“
仁术”
。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重要思想。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
而”
是“
继而”
的意思,赵岐注曰:“
先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者也。”
由“
亲亲”
推展到“
仁民”
,再由“
仁民”
扩展到“
爱物”
,清楚地表达了儒家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见,“
仁”
内在地包含了“
亲亲”
、“
仁民”
与“
爱物”
三个层次,其中“
亲亲”
是仁的自然基础,“
仁民”
是仁的核心和重点,“
爱物”
则是仁的最终完成。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
仁”
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天地万物,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
“
仁民而爱物”
在最广大的范围内表现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那就是人有“
仁心”
,只有人才有道德观念。“
仁民而爱物”
,是人的同类意识的进一步扩大,扩大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从“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层次推进来看,由“
仁民”
到“
爱物”
是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它要求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的发展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万物的爱护不再只是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且还出于人类道德完善的需要。人类主动承担起了对自然万物的道德义务,这种在中华大地流布了两千多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资源。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文中所引用文字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就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B
.第二段引用孟子“
君子之于禽兽也……
远庖厨也”
这一段话,旨在引出孟子的“
仁术”
概念,也就是要人们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
C
.第三段引用赵岐的注,说明了“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中的“
而”
是“
继而”
的意思,说明了儒家“
仁”
的行为的层递性。
D
.第四段引用“
仁民而爱物”
并对其内涵予以分析,表明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同时这也是对儒家生态伦理学重要内容的阐述。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属于儒家生态伦理学内容的一项是
A
.人们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 好“
忍”
与“
不忍”
的关系。
B
.人对于他人与动物的痛苦和危难要有天然的同情心,要把自然万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C
.人不仅要爱人类自身,还应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扩展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
D
.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需要得到满足,普遍的人类之爱得到彰显,人类社会的畛域被爱心超越。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并不反对杀生,因为人毕竟要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动物也是食物来源。但儒家主张的是有限度地杀生,对滥捕滥杀行为持反对态度。
B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源于孔子,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弘扬仁爱之心,惠及自然万物,最终成为儒家的重要传统。
C
.由“
亲亲”
到“
仁民”
再到“
爱物”
,表达了儒家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它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体现着儒家之“
仁”
的内在逻辑要求。
D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开始,就流布于中华大地,影响了后人。而在今天,它更加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A
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最主要是为了说明人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像孔子一样怀有珍惜爱护之心。
7. D
本项说的是孟子所阐释的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得到普遍推广后可以起到的效果。
8. B
本项错在“
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
,原文说的是“
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
- 下一篇:梁实秋《谈时间》阅读答案及评分
- 上一篇:《作家之所以伟大》阅读答案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