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老子》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想起了老子 苗体君 ①当前中国的学术界谈论最多的便是学术的大跃进,只要你走进这个圈子,不少学人彼此之间的介绍是以发表了多少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多少本著作为中心话题 想起了老子
苗体君
①当前中国的学术界谈论最多的便是学术的“大跃进”,只要你走进这个圈子,不少学人彼此之间的介绍是以发表了多少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多少本著作为中心话题。在介绍庞大的数字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一种自豪、满足,是一种“王者”的风范,他们在数字面前达到了一种忘乎所以的境界。然而,为了在论文、专著的数量走在别人前面,剽窃抄袭在学界其实早已成了平常之事,不少学人早巳不懂得什么是礼、义、廉、耻。
②今天的这些所谓“成果”真正能保留下来的又能有多少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老子。
③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毕其一生也只撰写了一部区区五千言的《老子》,这仅有的五千言可谓是宇字珠玑,是对中国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的总结。五千言造就了一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因为老子在学术上重的是质量,而今天的不少书生重的是数量。
④关于《老子》的成书情形也有文字记载。历史文献中说老子要西渡流沙到西域去,在他离开中国时却没有领到关牒。据《神仙传》载,当时镇守函谷关的关吏尹喜,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从东方飘来了一股紫色的云气,他就断定,这天一定有圣人过关,于是他就下了狠心一定要向来者学道。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向函谷关踱来,想过关,却又拿不出过关牒文。尹喜就对老子说:只要你传道给我就可以过关。于是,诞生了《老子》这本书。
⑤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即《老子》书中的“言者不如知者默”,但老子也因写作了五千言的《老子》受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批判,白居易写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君。若道老君是智者,缘何自著五千文?”但白居易却忽视了老子当时是被逼迫着写出来的这一事实,他留下的《老子》仅凭五千言便被历代中国的学者乃至世界的学者们研究传唱,足见五千言的文化分量。
⑥老子之后的学者中,还有一个人需要认真说明一下,此人便是清代乾隆间的著名学者纪晓岚。他一生的著述并不多,最大的成就是主编了《四库全书》。他曾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句绝唱式的名言,但今天的不少学者却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许多学者纪轻轻却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实质上就是在不厌其烦地抄袭古人、前人或他人。纪晓岚一生中只专注于编书,认真整理前人的典籍,个人著述也仅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但后人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位为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大才的名字。
⑦老子之所以能写出《老子》这样的书,与他的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可以说笼罩了中国古代全部的文化思想,信奉儒家的主张“入世”,视天下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信奉释家的主张“出世”,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苦难、不幸、烦恼,主张人们远离尘世;而信奉道家的则主张“或出或入”。但有一个准则就是当社会处于危难之时,一定要勇于“入世”,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当社会大同、稳定发展时,一定不能为金钱、权力所动,要永远地“出世”,远离尘世。这种处世哲学使得老子活得十分逍遥。如果今天的学者们能像他那样,远离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能够耐得寂寞去坐学术的冷板凳,那么中国学术界的面貌就会有一个大改观。学术本身就与清贫有联系,挣大钱多是商人的追求。如果你想拥有金钱、权力,那你就应该远离学术。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A.一部区区五千言的《老子》,是对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的总结。
B.中国当代的学人只要在学术上重质量,就可以象老子一样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C.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但他自己又为何有五千字的著作问世呢?显然自相矛盾。
D.流传千古的文字数量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和一种为中华文化而不惜献身的精神。
E.做学问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远离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和纪晓岚的著作都是数量少而质量高,这说明只要是高质量的作品就可以流传后世。
B.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直接影响着其思想价值取向,一个迷恋财富与权力的人是永远做不成学术的。
C.当代许多学者纪轻轻却就已出版了多本专著,发表了几百篇文章。这些人都是有思想的人,其成果也大多会保留下来。
D.如果今天的学者们能够耐得寂寞去坐学术的冷板凳,那么其作品的质量就会有一个大改观。
14.作者认为,一个想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素养?(4分)
15.前不久媒体报道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13个月内出版了11本专著。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5分)D E(A项不符合文意。是“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而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见原文第③段。B项不符合文意。文中无此意。C项不符合文意。“自相矛盾”说仅是白居易的观点,作者并不这么认为。原文见第⑤段。D项符合文意。文中老子和著名学者纪晓岚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个道理。E项符合文意。见文章最后一段。)
13.B(A.推断不合理。根据文意,在学术上重视质量是作品流传后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B.推断合理。见文章第⑦段。C.推断不合理。这些人虽然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文章多,但如果大都是抄袭之作,就不能说有思想,其作品当然也不能流传下来。D.推断不合理。大改观的是学术界虚假浮躁的风气,并非作品的质量。)
14. (4分)①重礼、义、廉、耻,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性。②在学术上重质量,每一部著作都是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总结。③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中国文化做出无私贡献。④沉默、有思想、有智慧,其著作要有文化分量。⑤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⑥甘于学术的寂寞,不迷恋金钱、权力。(答出其中四点给满分)
15. (5分)我认为此风不可长。①在学术上重的是质量,而不应该是重数量。②短时间内数量过于庞大,就免不了粗制滥造,甚至剽窃抄袭。 ③重复的抄袭使学术界变得一团糟,不少学人也因此思想素质底下。④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很显然是出于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观点1分;分析4分,一点1分。)
苗体君
①当前中国的学术界谈论最多的便是学术的“大跃进”,只要你走进这个圈子,不少学人彼此之间的介绍是以发表了多少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多少本著作为中心话题。在介绍庞大的数字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一种自豪、满足,是一种“王者”的风范,他们在数字面前达到了一种忘乎所以的境界。然而,为了在论文、专著的数量走在别人前面,剽窃抄袭在学界其实早已成了平常之事,不少学人早巳不懂得什么是礼、义、廉、耻。
②今天的这些所谓“成果”真正能保留下来的又能有多少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老子。
③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毕其一生也只撰写了一部区区五千言的《老子》,这仅有的五千言可谓是宇字珠玑,是对中国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的总结。五千言造就了一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因为老子在学术上重的是质量,而今天的不少书生重的是数量。
④关于《老子》的成书情形也有文字记载。历史文献中说老子要西渡流沙到西域去,在他离开中国时却没有领到关牒。据《神仙传》载,当时镇守函谷关的关吏尹喜,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从东方飘来了一股紫色的云气,他就断定,这天一定有圣人过关,于是他就下了狠心一定要向来者学道。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向函谷关踱来,想过关,却又拿不出过关牒文。尹喜就对老子说:只要你传道给我就可以过关。于是,诞生了《老子》这本书。
⑤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即《老子》书中的“言者不如知者默”,但老子也因写作了五千言的《老子》受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批判,白居易写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君。若道老君是智者,缘何自著五千文?”但白居易却忽视了老子当时是被逼迫着写出来的这一事实,他留下的《老子》仅凭五千言便被历代中国的学者乃至世界的学者们研究传唱,足见五千言的文化分量。
⑥老子之后的学者中,还有一个人需要认真说明一下,此人便是清代乾隆间的著名学者纪晓岚。他一生的著述并不多,最大的成就是主编了《四库全书》。他曾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句绝唱式的名言,但今天的不少学者却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许多学者纪轻轻却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实质上就是在不厌其烦地抄袭古人、前人或他人。纪晓岚一生中只专注于编书,认真整理前人的典籍,个人著述也仅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但后人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位为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大才的名字。
⑦老子之所以能写出《老子》这样的书,与他的人生观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可以说笼罩了中国古代全部的文化思想,信奉儒家的主张“入世”,视天下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信奉释家的主张“出世”,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苦难、不幸、烦恼,主张人们远离尘世;而信奉道家的则主张“或出或入”。但有一个准则就是当社会处于危难之时,一定要勇于“入世”,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当社会大同、稳定发展时,一定不能为金钱、权力所动,要永远地“出世”,远离尘世。这种处世哲学使得老子活得十分逍遥。如果今天的学者们能像他那样,远离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能够耐得寂寞去坐学术的冷板凳,那么中国学术界的面貌就会有一个大改观。学术本身就与清贫有联系,挣大钱多是商人的追求。如果你想拥有金钱、权力,那你就应该远离学术。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A.一部区区五千言的《老子》,是对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的总结。
B.中国当代的学人只要在学术上重质量,就可以象老子一样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C.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但他自己又为何有五千字的著作问世呢?显然自相矛盾。
D.流传千古的文字数量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和一种为中华文化而不惜献身的精神。
E.做学问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远离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和纪晓岚的著作都是数量少而质量高,这说明只要是高质量的作品就可以流传后世。
B.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直接影响着其思想价值取向,一个迷恋财富与权力的人是永远做不成学术的。
C.当代许多学者纪轻轻却就已出版了多本专著,发表了几百篇文章。这些人都是有思想的人,其成果也大多会保留下来。
D.如果今天的学者们能够耐得寂寞去坐学术的冷板凳,那么其作品的质量就会有一个大改观。
14.作者认为,一个想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素养?(4分)
15.前不久媒体报道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13个月内出版了11本专著。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5分)D E(A项不符合文意。是“春秋以前的思想文化”,而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见原文第③段。B项不符合文意。文中无此意。C项不符合文意。“自相矛盾”说仅是白居易的观点,作者并不这么认为。原文见第⑤段。D项符合文意。文中老子和著名学者纪晓岚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个道理。E项符合文意。见文章最后一段。)
13.B(A.推断不合理。根据文意,在学术上重视质量是作品流传后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B.推断合理。见文章第⑦段。C.推断不合理。这些人虽然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文章多,但如果大都是抄袭之作,就不能说有思想,其作品当然也不能流传下来。D.推断不合理。大改观的是学术界虚假浮躁的风气,并非作品的质量。)
14. (4分)①重礼、义、廉、耻,自觉维护学术的严肃性。②在学术上重质量,每一部著作都是思想文化的一次精炼总结。③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中国文化做出无私贡献。④沉默、有思想、有智慧,其著作要有文化分量。⑤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⑥甘于学术的寂寞,不迷恋金钱、权力。(答出其中四点给满分)
15. (5分)我认为此风不可长。①在学术上重的是质量,而不应该是重数量。②短时间内数量过于庞大,就免不了粗制滥造,甚至剽窃抄袭。 ③重复的抄袭使学术界变得一团糟,不少学人也因此思想素质底下。④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很显然是出于金钱、权力、地位的诱惑。(观点1分;分析4分,一点1分。)
- 下一篇:《中国人丑陋吗?》阅读答案
- 上一篇:《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阅读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