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建立了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 8 题。 汉武帝建立了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刺史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秦代的御史监郡制。自惠帝以来的御史监郡制已经出现了监御史不奉法、多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8
题。
汉武帝建立了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刺史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秦代的御史监郡制。自惠帝以来的御史监郡制已经出现了监御史不奉法、多失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文帝不得不派丞相史巡视地方并督察监御史的行为。但是,丞相史巡视又带来了监察权力不集中,监御史、丞相史职事重叠交叉、互相推诿的问题。汉武帝元封元.御史监郡制废止,建立了刺史制度。
关于刺史之职掌,根据颜师古注引的《汉官·
典职仪》可知,刺史“
以六条问事”
,不在六条范围之内的,则不予过问。而从“
六条”
的内容看,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
二千石”
有关。这里的“
二千石”
是指郡国守相,因而刺史的监察对象主要是郡国守相和地方豪强。这表明武帝初置十三部州刺史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防止守相专权坐大。
这一制度一直为后人所赞誉,清顾炎武称“
刺史六条乃百代不易之良法”
。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就是西汉刺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过根据《汉书》记载,刺史职责还包括对诸侯王的监察。
汉武帝设立刺史,实现了监察权和行政权相分离,标志着汉代对官吏监察权的独立,也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但是,随着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掌握监察大权的监察官权力越来越大。监察制度设立的目的是监督百官.尤其是地方郡守的贪腐和不法行为。如何保证监察官吏自身廉洁,真正做到依法监察又是一个新的问题。秦汉时期在监察制度设计上,既让监察权与行政权逐渐分离,扩大监察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对行政官吏的权力制约,又运用行政手段,制约监察权力的膨胀,以保证监察权力被制约在一定范围以及监察官吏的清正廉洁,形成了一种双向制衡机制。
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虽然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但反过来,秦汉时期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进行举奏弹劾。刺史以“
六条”
问事,监察地方郡守,权力很大。汉武帝为了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政务,规定刺史只能以“
六条”
监察。如果依法行事,则会受到褒奖。如果刺史追求“
六条”
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
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期要求监察官吏之间相互监督,尤其是御史中丞负有对本系统属吏督察之责。如严延是侍御史,仅仅因为没有阻止受到弹劾的大司农入宫,作为侍御史的严延就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秦汉时期监察制度设计上的这种相互制约机制,既是保证行政官僚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需要,又有效防止了监察权力失控,避免监察权力滥用。
(节选自李传印《“
百代良法”
已是一个传说》)
6
.下列关于“
刺史制度”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刺史制度是一种独立的中央对地方实施监察的制度,最先为汉武帝所建立。
B
.刺史制度由刺史对地方行使监察权,其监察的主要对象是地方豪强。
C
.刺史制度的源头可上溯至秦代的御史监郡制,其目的在于分散监察权力。
D
.刺史制度是在御史监郡制及丞相史巡视制均让监察权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建立的。
7
.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汉时监察权与行政权“
双向制衡”
关系的一项是( )
A
.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
B
.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均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
C
.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同时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举奏弹劾。
D
.刺史以“
六条”
问事,监察地方郡守,若追求“
六条”
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清代顾炎武对“
刺史六条”
给予高度评价,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及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是对西汉刺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B
.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御史中丞对本系统属吏负有督察之责,如侍御史严延曾因未履行职责而受到御史中高中.初中阅读答案丞的斥责。
C
.汉武帝设立十三部州刺史,加强了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有效地防止了守相专权坐大,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颜师古注引《汉官·
典职仪》,对“
刺史六条”
作出了解释说明,由“
六条”
内容可看出刺史的监察对象是哪些人。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A B.
刺史制度监察的主要对象是郡国首相和地方豪强;C.
刺史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D.
据原文,实行御史监郡制监察权并没有受到制约。
7.B
解析:监察官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须听命于皇帝,这不能表明监察权与行政权是一种“
双向制衡”
的关系。
8.C “
理顺了”
说法太绝对,应是“
基本上理顺了”
。
~8
题。
汉武帝建立了独立的地方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刺史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秦代的御史监郡制。自惠帝以来的御史监郡制已经出现了监御史不奉法、多失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文帝不得不派丞相史巡视地方并督察监御史的行为。但是,丞相史巡视又带来了监察权力不集中,监御史、丞相史职事重叠交叉、互相推诿的问题。汉武帝元封元.御史监郡制废止,建立了刺史制度。
关于刺史之职掌,根据颜师古注引的《汉官·
典职仪》可知,刺史“
以六条问事”
,不在六条范围之内的,则不予过问。而从“
六条”
的内容看,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
二千石”
有关。这里的“
二千石”
是指郡国守相,因而刺史的监察对象主要是郡国守相和地方豪强。这表明武帝初置十三部州刺史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防止守相专权坐大。
这一制度一直为后人所赞誉,清顾炎武称“
刺史六条乃百代不易之良法”
。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就是西汉刺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过根据《汉书》记载,刺史职责还包括对诸侯王的监察。
汉武帝设立刺史,实现了监察权和行政权相分离,标志着汉代对官吏监察权的独立,也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但是,随着监察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掌握监察大权的监察官权力越来越大。监察制度设立的目的是监督百官.尤其是地方郡守的贪腐和不法行为。如何保证监察官吏自身廉洁,真正做到依法监察又是一个新的问题。秦汉时期在监察制度设计上,既让监察权与行政权逐渐分离,扩大监察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对行政官吏的权力制约,又运用行政手段,制约监察权力的膨胀,以保证监察权力被制约在一定范围以及监察官吏的清正廉洁,形成了一种双向制衡机制。
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虽然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但反过来,秦汉时期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进行举奏弹劾。刺史以“
六条”
问事,监察地方郡守,权力很大。汉武帝为了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扰地方政务,规定刺史只能以“
六条”
监察。如果依法行事,则会受到褒奖。如果刺史追求“
六条”
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
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期要求监察官吏之间相互监督,尤其是御史中丞负有对本系统属吏督察之责。如严延是侍御史,仅仅因为没有阻止受到弹劾的大司农入宫,作为侍御史的严延就受到御史中丞的斥责。秦汉时期监察制度设计上的这种相互制约机制,既是保证行政官僚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需要,又有效防止了监察权力失控,避免监察权力滥用。
(节选自李传印《“
百代良法”
已是一个传说》)
6
.下列关于“
刺史制度”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刺史制度是一种独立的中央对地方实施监察的制度,最先为汉武帝所建立。
B
.刺史制度由刺史对地方行使监察权,其监察的主要对象是地方豪强。
C
.刺史制度的源头可上溯至秦代的御史监郡制,其目的在于分散监察权力。
D
.刺史制度是在御史监郡制及丞相史巡视制均让监察权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建立的。
7
.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秦汉时监察权与行政权“
双向制衡”
关系的一项是( )
A
.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丞相担一定监察职责,使两府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
B
.虽然监察官负责督察百官,但必须听命于皇帝,实际上他们也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均处于皇帝的监督之下。
C
.朝中文武百官和地方郡守县令都处于不同监察官吏的严密监督之下,同时所有官吏也有权对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吏举奏弹劾。
D
.刺史以“
六条”
问事,监察地方郡守,若追求“
六条”
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守有权举奏弹劾,并使其受到惩罚。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清代顾炎武对“
刺史六条”
给予高度评价,隋朝的巡察六条制度及唐朝的十道巡按制度是对西汉刺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B
.在监察系统内部,秦汉时御史中丞对本系统属吏负有督察之责,如侍御史严延曾因未履行职责而受到御史中高中.初中阅读答案丞的斥责。
C
.汉武帝设立十三部州刺史,加强了对地方郡国守相的监察,有效地防止了守相专权坐大,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颜师古注引《汉官·
典职仪》,对“
刺史六条”
作出了解释说明,由“
六条”
内容可看出刺史的监察对象是哪些人。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A B.
刺史制度监察的主要对象是郡国首相和地方豪强;C.
刺史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D.
据原文,实行御史监郡制监察权并没有受到制约。
7.B
解析:监察官与其他行政官吏一样须听命于皇帝,这不能表明监察权与行政权是一种“
双向制衡”
的关系。
8.C “
理顺了”
说法太绝对,应是“
基本上理顺了”
。
- 下一篇:《阅历与读书》阅读答案及解析
- 上一篇:《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阅读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