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断想》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国学 断想 所谓 国学 ,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地说, 国学 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 “
国学
”
断想
所谓
“
国学
”
,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地说,
“
国学
”
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作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所谓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
“
国学
”
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
“
和而不同
”“
天人合一
”
,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
“
国学
”
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
国学
”
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
“
国学
”
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如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的封建三纲思想。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
,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进步的,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了,而它本身是无法顺利完成转型,变
“
令民与上同意
”
为
“
令上与民同意
”
的。
另外,以
“
国学
”
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即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如《孙子兵法》乍读之下,会觉得它很爱兵,
“
视卒如婴儿
”
。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孙子的真实想法,那就太天真了。其实在孙子的眼里,士卒不过是牛羊而已,
“
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
”
,所以,可以
“
上屋而抽其梯
”
,不存丝毫怜悯之心,还美其名曰
“
慈不掌兵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国学
”
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
我们今天弘扬国学,要超越经史子集的范畴。为什么后来国学变成大家觉得无用的了,因为后来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中。但是去看一下《汉书
·
艺文志》,实用之学与理论之学是结合在一起的,
“
七略
”
实际上有
“
六略
”
。第一略通论,下面六艺略,就是理论指导;诸子略,就是中国的学术学派;诗赋略,就是文学创作;兵书略,就是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术数略、方技略,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但经史子集里淡化了这些操作、实践性的东西。要超越经史子集,而回归到《汉书
·
艺文志》的学科传统中。
西周时期的
“
六艺
”
,是培养
“
全人
”
人格的,有精神思想的指导
——“
礼
”“
乐
”
,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掌握
——“
书
”“
数
”
,也有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
射
”“
御
”
。但孔子之后的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
“
六艺
”
却变成了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
学习
”
一词本有两层意思:
“
学
”
,首先是从知识层面上学,是被动的、灌输性的学;
“
习
”
,是练习,是在实践中练习它、升华它,然后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现在我们只有
“
学
”
,没了
“
习
”
的成分了。所以今天弘扬国学,要真正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实际上,经史子集是次生态,原生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就是从西周的六艺之学,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
·
艺文志》的六略之学。
(选自《新华文摘》
第
9
期,有删改)
6
.下列关于
“
国学
”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
国学
”
不仅包括唐诗宋词等知识性内容,还包括受国学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思维智慧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
B
.
“
国学
”
的内涵虽然包括三个层面,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C
.一个中国人就算没有把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内容当作学问来学习,也并不说明就没有受到国学的影响。
D
.
“
和而不同
”“
天人合一
”
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国学中最根本的东西,至今仍然具有活力。
7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
国学
”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
“
三纲
”
思想以及那些在产生时是正面积极的,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的内容。
B
.我们对国学的继承,不仅要
“
学
”
,了解知识层面的
“
国学
”
;还要
“
习
”
,在实践中练习、升华。
C
.国学之所以会让大家觉得无用,因为孔子之后的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等理论之学中,成为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D
.今天弘扬国学,不能停留在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高中.初中阅读答案礼、乐、易、春秋的
“
六艺
”
的层面上
,
而要回归以
“
全人
”
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
“
六艺
”
。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
国学
”
之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交织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
国学
”
发展到今天,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
.《孙子兵法》在其诞生的时代无疑是进步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进入近现代后已经是知行割裂,
“
说的
”
与
“
做的
”
不同了。
C
.当今盛行的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都体现了对
“
国学
”
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D
.对于
“
国学
”
,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
参考答案:
6.B(“
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
错,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征,
“
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
”
与
“
核心的价值观
”
所指内涵不同。
)
7. A(“‘
国学
’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
‘
三纲
’
思想
”
错,封建三纲思想只是文章证明国学局限性的一个论据。
)
8. D(A
项
“
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
有误,国学中不少腐朽落后的东西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但没有根据表明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
项
“
已经是知行割裂,
‘
说的
’
与
‘
做的
’
不同了
”
错,
“
知行割裂
”
是原本就如此的,并非是
“
进入近现代后
”
才如此的;
C
项
“
都体现了对
‘
国学
’
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
过于绝对化,有些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复古,并不是对国学核心价值的借鉴和继承。
)
国学
”
断想
所谓
“
国学
”
,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具体地说,
“
国学
”
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作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所谓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最后,
“
国学
”
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
“
和而不同
”“
天人合一
”
,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
“
国学
”
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
国学
”
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
“
国学
”
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如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的封建三纲思想。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譬如《孙子兵法》所提倡的原始民本观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
,在其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是进步的,但进入近代后,却严重滞后于新型的民主要求了,而它本身是无法顺利完成转型,变
“
令民与上同意
”
为
“
令上与民同意
”
的。
另外,以
“
国学
”
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即说的不是做的,做的不是说的。如《孙子兵法》乍读之下,会觉得它很爱兵,
“
视卒如婴儿
”
。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孙子的真实想法,那就太天真了。其实在孙子的眼里,士卒不过是牛羊而已,
“
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
”
,所以,可以
“
上屋而抽其梯
”
,不存丝毫怜悯之心,还美其名曰
“
慈不掌兵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国学
”
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
我们今天弘扬国学,要超越经史子集的范畴。为什么后来国学变成大家觉得无用的了,因为后来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中。但是去看一下《汉书
·
艺文志》,实用之学与理论之学是结合在一起的,
“
七略
”
实际上有
“
六略
”
。第一略通论,下面六艺略,就是理论指导;诸子略,就是中国的学术学派;诗赋略,就是文学创作;兵书略,就是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术数略、方技略,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但经史子集里淡化了这些操作、实践性的东西。要超越经史子集,而回归到《汉书
·
艺文志》的学科传统中。
西周时期的
“
六艺
”
,是培养
“
全人
”
人格的,有精神思想的指导
——“
礼
”“
乐
”
,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掌握
——“
书
”“
数
”
,也有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
射
”“
御
”
。但孔子之后的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
“
六艺
”
却变成了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
学习
”
一词本有两层意思:
“
学
”
,首先是从知识层面上学,是被动的、灌输性的学;
“
习
”
,是练习,是在实践中练习它、升华它,然后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现在我们只有
“
学
”
,没了
“
习
”
的成分了。所以今天弘扬国学,要真正超越经史子集的传统,回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原生态。实际上,经史子集是次生态,原生形态应该是六艺之学,就是从西周的六艺之学,一直延续到班固《汉书
·
艺文志》的六略之学。
(选自《新华文摘》
第
9
期,有删改)
6
.下列关于
“
国学
”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
国学
”
不仅包括唐诗宋词等知识性内容,还包括受国学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思维智慧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
B
.
“
国学
”
的内涵虽然包括三个层面,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C
.一个中国人就算没有把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内容当作学问来学习,也并不说明就没有受到国学的影响。
D
.
“
和而不同
”“
天人合一
”
等传统的价值观念是国学中最根本的东西,至今仍然具有活力。
7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
国学
”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
“
三纲
”
思想以及那些在产生时是正面积极的,但随着时空变化,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的内容。
B
.我们对国学的继承,不仅要
“
学
”
,了解知识层面的
“
国学
”
;还要
“
习
”
,在实践中练习、升华。
C
.国学之所以会让大家觉得无用,因为孔子之后的国学仅限于经史子集等理论之学中,成为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
D
.今天弘扬国学,不能停留在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高中.初中阅读答案礼、乐、易、春秋的
“
六艺
”
的层面上
,
而要回归以
“
全人
”
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
“
六艺
”
。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
国学
”
之中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交织在一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
国学
”
发展到今天,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
.《孙子兵法》在其诞生的时代无疑是进步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进入近现代后已经是知行割裂,
“
说的
”
与
“
做的
”
不同了。
C
.当今盛行的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都体现了对
“
国学
”
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D
.对于
“
国学
”
,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拔高它。
参考答案:
6.B(“
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的内容
”
错,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征,
“
核心的思想理论层面
”
与
“
核心的价值观
”
所指内涵不同。
)
7. A(“‘
国学
’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封建
‘
三纲
’
思想
”
错,封建三纲思想只是文章证明国学局限性的一个论据。
)
8. D(A
项
“
其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
有误,国学中不少腐朽落后的东西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但没有根据表明主要内容有渐渐成为历史的惰性的趋势;
B
项
“
已经是知行割裂,
‘
说的
’
与
‘
做的
’
不同了
”
错,
“
知行割裂
”
是原本就如此的,并非是
“
进入近现代后
”
才如此的;
C
项
“
都体现了对
‘
国学
’
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回归
”
过于绝对化,有些祭孔大典、少儿读经等活动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复古,并不是对国学核心价值的借鉴和继承。
)
- 下一篇:《“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阅读
- 上一篇:《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阅读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