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议论文阅读 > 《大传统与小传统》阅读答案 >

《大传统与小传统》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 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 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 。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 大传统与小传统
在西方国家,所谓大传统和小传统,也可以叫做“
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
学者文化和通俗文化”
。在所有的社会里,有一种属于少数上层文化人的文化传统,叫做“
大传
统”
,它是经学院、寺庙的教育而形成的,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的这个传统,是有意识培养和延续的产物,主要是通过有计划的设计过的教育而传播;但是,还有一种属于非文人的文化传统,它产生于日常生活,而且这种传统也没有人专门去培养和发展,它是自然生成的。
这种说法,在中国也大体适用。大传统在中国古代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来传播的。现
在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私塾,虽然那些私塾先生很早以前就常常是文学讽刺的对
象,比如普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反》里嘲笑先生摇头晃脑念“
金筐箩”
,但是,他们实际上在文化传播中是最重要的。这个大传统,就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里生活的人,从小就受家塾教育,从小就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成人以后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依靠书信、诗词往来的必要知识,就形成互相认同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互相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也由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同时,他们还通过科举考试、婚姻关系,使这个阶层保持开放性和流动性。
而民众有民众的传统,我们不要以为民众没有“
知识”
,他们只是没有书本的、抽象的、学校教出来的“
知识”
,实际上他们有另一套“
知识”
。这些知识构成小传统,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传播。
乡土中国在几千里已经形成一些习俗和规则,像亲与疏、责与戏、荣与耻、好与坏、怎么对人、如何做事,一个人在家中、在乡下、在和小时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渐渐受到这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无形的。
这些不识字或识字有限的人,也会受到文化阶层的影响,比如识字的人讲一些通俗的书,如福
建的“
礼生”
、北方的“
乡秀才”
,在乡村是很草重的,古代中国乡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读书人的仰慕和尊敬。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被记录在民间善书、皇历、家族规约等里面。有时,乡村学校教书,在教书中间,不知不觉就把这些道理和知识传到了下层社会。
在农村的节庆日、祭祀日等,会有祠堂、婚礼、丧葬等仪式,那些仪式就告诉人们祖先的重要性,而祖先的重要就意味着家庭的重要。家庭放大就是家族,家族是互相认同和互相支持的共同体。
而仪式上的站位、先后次序,也传达了很多道理,比如男草女卑、家族关系、父党母党、家族的中心和边缘、道德伦理的报应等。
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还有演戏、说书之类的娱乐活动,戏文、故事很有用,常常把最通俗也是最简单化了的伦理道德规则传达给大众。比如“
四郎探母”
,其中就有家庭与国家、个人、爱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大道理;&ldq高中.初中阅读答案uo;
十五贯”
,就有关于偷盗等的因果报应问题;“
隔江救阿斗”
,就传达了忠义的伦理。看了戏,人们就接受了这套知识和道理,他们常常会引用戏文说事,也会引用戏曲故事来教育小孩子。
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小传统和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
丈节选自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有删改)
1
.下列关于“
大传统”
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大传统”
是经过有自的、有计划地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属子少数上层人的正统
文化、学者文化。
B.“
大传统”
一般由学校、书院、寺庙等场所传播,哲学家、神学家等其他文化人是传播这一文化的重要角色。
C.“
大传统”
通过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和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来,在这种环境里生
活的人由此形成相互认同的阶层。
D.“
大传统”
的延续和发展不仅有赖于学校,还有科举考试、婚姻关系等等,因而常常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2.
下列对中国文化中“
小传统”
传播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传统”
可以借助耳濡目染的经验来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形的教育,把千百来形成的乡土习俗和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个人。
B.“
小传统”
可以借助文化阶层的影响来传播,通过乡里的读书人,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将宗教信仰的知识和道理等自然地传播下去。
C.“
小传统”
可以借助传统仪式的暗示来传播,通过乡村的节日或宗族活动,传达有关家族历史
和伦理、家族等级关系等强调家庭重要的道理,以及因果报应等。
D.“
小传统”
可以借助乡村娱乐活动来传播,通过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在戏文和故事中传达最简单化的有关个人、家族和国家等的伦理道德规则。
3.
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上层文化阶层通过多种正统教育,建立起他们的通行规则,把特定的行为、举止、谈吐作为他们之间互相认同的标志,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来保证这一传统的延续。
B.
中国文化中的“
刁传统”
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其表现方式是形象的。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潜移默化地使民众接受了一一一套知识和道理,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大众的生活。
C.
中国社会中,尽管民众的“
小传统”
和上层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
大传统”
和“
小传统”
之间并没有完全割裂,民间的习俗平以、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与文化阶层抽象扩知识”
有相通之处。
D.
私塾、学校中的先生是“
大传统”
和“
小传统”
间的一个重要结合点,他们既是“
大传统”
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作为读书人又是民间仰慕和尊敬的对象,无形中参与了“
小传统”
的建设和传播。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D
(“
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
不是“
大传统”
,且因果关系不成立。)
2.D
(“
演戏、说书等最通俗的方式”
于文无据。)
3.B
(“
没有形诸于书本,也不成体系”
错误,见原文第5
段。)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推荐高中议论文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