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吴祚来的《文艺复述》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 17 分) ① 中国不存在真正的文艺复兴,因为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出现过古希腊那样一个 人本 时代,一个崇尚理性、欣赏人与生活之美的时代,没有这样一个文 阅读下文,完成1—6
题。(17
分)
①
中国不存在真正的文艺复兴,因为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出现过古希腊那样一个“
人本”
时代,一个崇尚理性、欣赏人与生活之美的时代,没有这样一个文化之源,文艺复什么“
兴”
呢?我们看到的是孔夫子“
克己复礼”
,他想复的是周礼,实现礼治天下,让命定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来维系社会超稳定结构,“
拯救理性”
压抑了人性。
②
如同但丁透过中世纪千黑暗看到了古希腊文化之美与文明之灿烂,吴承恩在明中后期透过近千的历史烟云与世态乱象看到了唐文化的辉煌与安详,唐人之美不在于富贵,而在气定神闲,在安详自在。因为它是当时世界文化最发达繁荣的地方,几可无敌于天下。吴承恩看到了佛教对唐文明的巨大影响力,而玄奘则是弘扬佛法、独行取经的一代伟人!吴承恩没去复述孔子,他要复述他自己心中的圣人——
玄奘大师!
③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与天帝抗衡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作者在理想化暗喻自己,知识分子通过思想力来获取超越自然万物的能量与力量,并暗示“
思想不死”
,而天帝、天庭是封建统治者和封建政府的化身。统治者不希望思想者影响一方,于是给思想者“
弼马温”
这样一个有官无职的位置,思想者有受辱感,回归花果山,最终与天帝妥协,获取地方自治权——
被承认为“
齐天大圣”
管理一方。思想者的思想力不得安宁,大闹蟠桃会,偷吃老君丹,最终“
异端”
思想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不见天日。直到灵魂的象征者与救赎者唐僧出现,灵魂从上天那里获取了诅咒的力量,而思想者被套上紧箍咒之后便皈依了灵魂,协助灵魂的象征唐僧前往西天追求真理,以求超度自我。孙悟空被唐僧“
救赎”
之前的“
复述”
,表面是对一只猴子成长的叙述,而暗喻的是自己身在明中后期,渴望逆时光潮流去追寻唐玄奘足迹,历经磨难,往西天取经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梦想!吴承恩的心中,玄奘是解开唐朝文明辉煌的一把金钥匙,九九八十一难看似数字的叠加,一些情节也有些相似,它主要是展示西天的艰难、人生的历练,以及社会万象、乱象。
④
吴承恩不仅通过追寻玄奘之旅来确定自己的精神走向与旨归,他还要通过玄奘取经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拯救,他希望把明朝带回到唐朝,像唐朝那样气度恢弘,像唐朝那样气定神闲,富贵强健。通过如来之口,吴承恩描述了中国——“
东土”
人性沦丧,社会混乱之现实,亦通过如来之口认定:中国尽管有过孔夫子的儒家仁义礼教,但它似乎救治不了中国,只有通过佛教来超度国人的灵魂。他认为,中国人是灵魂层面出了问题,人的思想淹没了灵魂,整个社会被无序的智慧与欲望控制,这是一切罪恶之源!《西游记》从开篇到结束多处否定儒家传统人伦之情对人性自由的禁锢和对社会欲念的纵容!中国的明代思想领域正在热提“
独抒性灵”
,倡导心灵自由的同时,吴承恩却已超越时代,看到了“
心猿意马”
无所控制,无人咒念带来的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及恶果。吴承恩的复述是超越时代的,□□
他的复述一直被当成神怪故事叙述,□
翻开尘封的历史本原,我们依然能找到一颗伟大的心灵熠熠生辉!
⑤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是中 国的《神曲》,只是《西游记》尽管也诞生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较发达的东部沿海淮扬之地,但这部书并没有带来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觉醒,而《神曲》则像启明星一样给欧洲带来了人文科学复兴的黎明。但丁在不同狱界见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名人,通过“
对话”
(孙悟空是通过对打、对骂)来臧否历史人物,表达但丁的人文理念、思想。作者最终见到了上帝,走出迷梦,恢复崭新的肉身,重享生活的自由与美好!他象征着一个新的欧洲复活了!
⑥
无论怎么说,《西游记》取经是成功的,玄奘是成功的,唐文明是成功的,《西游记》是昂扬的,健康的,人的灵魂在书中得到了救赎超度。《西游记》的伟大在于,他嘲弄并深刻地揭示了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与摧残,他们期盼释道救赎,但这却只能暂时摆脱精神困扰,并不能实现社会人文与科学的真正发展。直到20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精神,中国文化才真正进入到符合人类发展的理性大道!
(摘自吴祚来的《文艺复述》,有删改)
1.
第②
段加点词“
复述”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
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尽管
但 B.
由于
因此 C.
因为
所以 D.
即使
但
3.
第②
段和第⑤
段都提到了但丁的《神曲》,但作用不同,请分别予以简析。
(4
分)
4.
联系上下文,对第③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思想者象征个体内心的想法欲念,灵魂象征转变个体的外在的力量。
B
.思想者象征个体内心的精神追求,紧箍咒仅指控制个体的社会秩序。
C
.拥有高尚灵魂(即信仰)的个体其精神和思想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
D
.归附于儒家传统文化其个体的自由思想和欲念才会实现社会价值。
5.
概括第④
段的段意。(2
分)
6.
综观全文,中国不存在真正“
文艺复兴”
的原因有哪些?(4
分)
⑴
⑵
⑶
⑷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2
分)通过文学作品重述、转述历史故事,暗喻(或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评分要点:重述、转述1
分;暗喻或寄托理想1
分)
2.高中.初中阅读答案
(2
分)A
3.
(4
分)第②
段将吴承恩与但丁相提并论,意在表明二人都意识到辉煌的历史文明对于拯救混乱、黑暗社会现实的价值;⑤
段则将《西游记》与《神曲》对比,意在突出《西游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复兴。(评分要点:手法——
类比、对比各1
分;内容各自1
分)
4.
(3
分)C
5.
(2
分)只有灵魂才能控制个体思想、欲念,实现社会救赎。(评分要点:“
灵魂”1
分;“
社会救赎”1
分)
6.
(4
分)⑴
中国没有崇尚理性、欣赏人与生活之美的文化之源;⑵
个体自我的思想和欲望无所控制,不能自我救赎;⑶
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人性自由的禁锢;⑷
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与民主精神。
题。(17
分)
①
中国不存在真正的文艺复兴,因为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出现过古希腊那样一个“
人本”
时代,一个崇尚理性、欣赏人与生活之美的时代,没有这样一个文化之源,文艺复什么“
兴”
呢?我们看到的是孔夫子“
克己复礼”
,他想复的是周礼,实现礼治天下,让命定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来维系社会超稳定结构,“
拯救理性”
压抑了人性。
②
如同但丁透过中世纪千黑暗看到了古希腊文化之美与文明之灿烂,吴承恩在明中后期透过近千的历史烟云与世态乱象看到了唐文化的辉煌与安详,唐人之美不在于富贵,而在气定神闲,在安详自在。因为它是当时世界文化最发达繁荣的地方,几可无敌于天下。吴承恩看到了佛教对唐文明的巨大影响力,而玄奘则是弘扬佛法、独行取经的一代伟人!吴承恩没去复述孔子,他要复述他自己心中的圣人——
玄奘大师!
③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与天帝抗衡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作者在理想化暗喻自己,知识分子通过思想力来获取超越自然万物的能量与力量,并暗示“
思想不死”
,而天帝、天庭是封建统治者和封建政府的化身。统治者不希望思想者影响一方,于是给思想者“
弼马温”
这样一个有官无职的位置,思想者有受辱感,回归花果山,最终与天帝妥协,获取地方自治权——
被承认为“
齐天大圣”
管理一方。思想者的思想力不得安宁,大闹蟠桃会,偷吃老君丹,最终“
异端”
思想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不见天日。直到灵魂的象征者与救赎者唐僧出现,灵魂从上天那里获取了诅咒的力量,而思想者被套上紧箍咒之后便皈依了灵魂,协助灵魂的象征唐僧前往西天追求真理,以求超度自我。孙悟空被唐僧“
救赎”
之前的“
复述”
,表面是对一只猴子成长的叙述,而暗喻的是自己身在明中后期,渴望逆时光潮流去追寻唐玄奘足迹,历经磨难,往西天取经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梦想!吴承恩的心中,玄奘是解开唐朝文明辉煌的一把金钥匙,九九八十一难看似数字的叠加,一些情节也有些相似,它主要是展示西天的艰难、人生的历练,以及社会万象、乱象。
④
吴承恩不仅通过追寻玄奘之旅来确定自己的精神走向与旨归,他还要通过玄奘取经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拯救,他希望把明朝带回到唐朝,像唐朝那样气度恢弘,像唐朝那样气定神闲,富贵强健。通过如来之口,吴承恩描述了中国——“
东土”
人性沦丧,社会混乱之现实,亦通过如来之口认定:中国尽管有过孔夫子的儒家仁义礼教,但它似乎救治不了中国,只有通过佛教来超度国人的灵魂。他认为,中国人是灵魂层面出了问题,人的思想淹没了灵魂,整个社会被无序的智慧与欲望控制,这是一切罪恶之源!《西游记》从开篇到结束多处否定儒家传统人伦之情对人性自由的禁锢和对社会欲念的纵容!中国的明代思想领域正在热提“
独抒性灵”
,倡导心灵自由的同时,吴承恩却已超越时代,看到了“
心猿意马”
无所控制,无人咒念带来的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及恶果。吴承恩的复述是超越时代的,□□
他的复述一直被当成神怪故事叙述,□
翻开尘封的历史本原,我们依然能找到一颗伟大的心灵熠熠生辉!
⑤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是中 国的《神曲》,只是《西游记》尽管也诞生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较发达的东部沿海淮扬之地,但这部书并没有带来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觉醒,而《神曲》则像启明星一样给欧洲带来了人文科学复兴的黎明。但丁在不同狱界见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名人,通过“
对话”
(孙悟空是通过对打、对骂)来臧否历史人物,表达但丁的人文理念、思想。作者最终见到了上帝,走出迷梦,恢复崭新的肉身,重享生活的自由与美好!他象征着一个新的欧洲复活了!
⑥
无论怎么说,《西游记》取经是成功的,玄奘是成功的,唐文明是成功的,《西游记》是昂扬的,健康的,人的灵魂在书中得到了救赎超度。《西游记》的伟大在于,他嘲弄并深刻地揭示了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与摧残,他们期盼释道救赎,但这却只能暂时摆脱精神困扰,并不能实现社会人文与科学的真正发展。直到20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精神,中国文化才真正进入到符合人类发展的理性大道!
(摘自吴祚来的《文艺复述》,有删改)
1.
第②
段加点词“
复述”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2.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
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尽管
但 B.
由于
因此 C.
因为
所以 D.
即使
但
3.
第②
段和第⑤
段都提到了但丁的《神曲》,但作用不同,请分别予以简析。
(4
分)
4.
联系上下文,对第③
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思想者象征个体内心的想法欲念,灵魂象征转变个体的外在的力量。
B
.思想者象征个体内心的精神追求,紧箍咒仅指控制个体的社会秩序。
C
.拥有高尚灵魂(即信仰)的个体其精神和思想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
D
.归附于儒家传统文化其个体的自由思想和欲念才会实现社会价值。
5.
概括第④
段的段意。(2
分)
6.
综观全文,中国不存在真正“
文艺复兴”
的原因有哪些?(4
分)
⑴
⑵
⑶
⑷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2
分)通过文学作品重述、转述历史故事,暗喻(或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评分要点:重述、转述1
分;暗喻或寄托理想1
分)
2.高中.初中阅读答案
(2
分)A
3.
(4
分)第②
段将吴承恩与但丁相提并论,意在表明二人都意识到辉煌的历史文明对于拯救混乱、黑暗社会现实的价值;⑤
段则将《西游记》与《神曲》对比,意在突出《西游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复兴。(评分要点:手法——
类比、对比各1
分;内容各自1
分)
4.
(3
分)C
5.
(2
分)只有灵魂才能控制个体思想、欲念,实现社会救赎。(评分要点:“
灵魂”1
分;“
社会救赎”1
分)
6.
(4
分)⑴
中国没有崇尚理性、欣赏人与生活之美的文化之源;⑵
个体自我的思想和欲望无所控制,不能自我救赎;⑶
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人性自由的禁锢;⑷
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与民主精神。
- 下一篇:“汉字媚俗,由来已久”阅读答案
- 上一篇:《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