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
“
三教
”
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
“
三教
”
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
“
君君
”
、
“
臣臣
”
、
“
父父
”
、
“
子子
”
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
“
一统天下
”
。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
“
政教合一
”
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
“
文化多样性
”
。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
“
多元文化
”
。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
“
三教并立
”
。当儒家越来越沦为
“
官方哲学
”
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
“
修身养性
”
、
“
实事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求是
”
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朱熹、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
“
科学发展
”
和
“
和谐社会
”
的时候,更需要重视
“
文化多样性
”
。中国文化传统是
“
诸子百家
”
,中国文化的
“
非儒家继承
”
,可能对中国的
“
文化多样性
”
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
“
文化延续性
”
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
“
文化多样性
”
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
“
古董
”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
“
语言多样性
”
。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
“
语言多样性
”
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
“
京剧
”
、
“
昆剧
”
、
“
沪剧
”
、
“
越剧
”
、
“
锡剧
”
、
“
淮剧
”
,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
“
文明戏
”
。然而现在,这种
“
语言多样性
”
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
“
文化多样性
”
的
“
可持续发展
”
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
.下列有关
“
儒教
”
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
孔子时代的儒教特别重视社会和谐,有利于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
.
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教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
.
秦汉以后的儒教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
“
文化多样性
”
的道路。
D
.
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教已成为中国
“
文化多样性
”
的理论指导核心。
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
.
“
诸子百家
”
式的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促进
“
文化多样性
”
的发展。
C
.
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
.
大大削减了的
“
语言多样性
”
是
“
文化的延续性
”
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3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它所信奉的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B
.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的
“
多元文化
”
的发展状态,直到近代才有显著改变。
C
.
要实现现今中国
“
文化多样性
”
的
“
可持续发展
”
,可能要以限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代价。
D
.
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保持和建设
“
文化多样性
”
,将对建立
“
和谐社会
”
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
.
D
2
.
C
3
.
C
李天刚
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
“
三教
”
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在儒、道、佛
“
三教
”
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
“
君君
”
、
“
臣臣
”
、
“
父父
”
、
“
子子
”
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
“
一统天下
”
。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
“
政教合一
”
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
“
文化多样性
”
。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
“
多元文化
”
。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
“
三教并立
”
。当儒家越来越沦为
“
官方哲学
”
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
“
修身养性
”
、
“
实事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求是
”
的个人学说。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朱熹、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们谈论
“
科学发展
”
和
“
和谐社会
”
的时候,更需要重视
“
文化多样性
”
。中国文化传统是
“
诸子百家
”
,中国文化的
“
非儒家继承
”
,可能对中国的
“
文化多样性
”
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
“
文化延续性
”
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
“
文化多样性
”
幸福生存的天堂。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知道,直到清末民初,东、南、西、北的中国人都还居住在不同样式的住宅里。它们都是按照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建造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近几十,我们看到的景象却是,整齐划一的单调建筑样式替代了多样性的古代建筑。现在想要看到一点不同的建筑,必须在休假期间去朱家角、周庄、丽江这样的旅游景点,如参观博物馆一样地端详着这些
“
古董
”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
“
语言多样性
”
。历史上,国语、英语、法语、江苏话、浙江话、广东话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话同时流行。正是在这种
“
语言多样性
”
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保存和发展了
“
京剧
”
、
“
昆剧
”
、
“
沪剧
”
、
“
越剧
”
、
“
锡剧
”
、
“
淮剧
”
,也引进了中、英、法文的话剧、电影等
“
文明戏
”
。然而现在,这种
“
语言多样性
”
大大削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这种动力,导致发展性的破坏,可能会对
“
文化多样性
”
的
“
可持续发展
”
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1
.下列有关
“
儒教
”
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
孔子时代的儒教特别重视社会和谐,有利于治理沦丧的社会道德。
B
.
先秦时代强调个人修养的儒教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
C
.
秦汉以后的儒教曾逐渐走向限制个人、压迫
“
文化多样性
”
的道路。
D
.
唐代以后经过改造了的儒教已成为中国
“
文化多样性
”
的理论指导核心。
2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下,儒家的国家主义学说性质发生了改变。
B
.
“
诸子百家
”
式的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促进
“
文化多样性
”
的发展。
C
.
中国经济只要高速发展就能为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D
.
大大削减了的
“
语言多样性
”
是
“
文化的延续性
”
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3
.根据原文意思,下列各项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它所信奉的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B
.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的
“
多元文化
”
的发展状态,直到近代才有显著改变。
C
.
要实现现今中国
“
文化多样性
”
的
“
可持续发展
”
,可能要以限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代价。
D
.
如果我们能恰当地保持和建设
“
文化多样性
”
,将对建立
“
和谐社会
”
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
.
D
2
.
C
3
.
C
- 下一篇: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口红效应》
- 上一篇:“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