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 王鸿谅 象 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这说明殷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是温润的亚热带气候, 寻找汉字里的中国思维
王鸿谅
“
象”
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这说明殷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是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很适合大象的生存,只是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大象变得十分稀少甚至绝迹。那个时期的大象,就好比后来的牛或马,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论衡·
书需篇》记载着“
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
象耕鸟耘”
。甲骨文里的“
为”
字,从手从象,看起来像人用手牵着一头大象,表示驾驭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应该就是这种传说的见证。
从大象而来的“
象”
字,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可以指形象,《尚书·
皋陶谟》里说:“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它也可以指意象,《周易·
系辞上》里说:&ld初中.高中阅读答案quo;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所宜,故谓之象。”“
中国的文化,无论是哲学思想领域,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几乎无处不有‘
象’
的形影。”
研究者王作新说,“
论天体,说天象;论人体,说脉象;谈思维,则有想象、意象。”
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这样总结:“
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
对“
象”
这个字,从构形到赋予多层次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东方式认知和思维方式——“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
客观物象是这种认知的起点。体现在造字里,就是象形,对事物进行描绘。许慎在《说文》里解释为,“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这种描绘并不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如果仅止于此,那就是绘画,而不是文字。从绘画跨越到文字,关键在于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这就是古人说的“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种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自然万物可取象,人类的社会活动可取象,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获知的抽象概念也可取象,就像《周易》里说的,“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体现在文字的演变上,就是从源生字到孳生字的发展,音、形、义的组合方式,让文字的丰富有了无限种可能。
“
象”
与“
意”
的关联,一直就是古代文献乐于论述的主题。《周易·
系辞上》说:“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在“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的过程里,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转换。首先是对客观物体表象特征的考察,这是具象的,但是人们的观察并不仅仅停留在这种表象的描述,而是对客观物体进行抽象和归类,在造字时取其特征,由一个而知一类。比如甲骨文里的“
人”
字,并不是具体某个人的肖像描绘,而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这种提炼的特征,最后固定为表意的汉字,又成为一种意象的存在。这种频繁的思维转换,也让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不同于西方科学,并不是通过内在的微观本质的分析来获得规律,而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
(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引用相关典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用《周易》“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一句,旨在佐证“
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
。,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
盈天下而皆象矣……
莫非象也”
这一段话,目的在于说明“
象”
字在传统文化里也可以指意象。
C
.引用《沦衡·
书需篇》中“
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
,意在说明殷商时期的大象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这些都说明“
象”
与“
意”
之间存在着关联。
6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
象”
字在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
7
.下列关于“
象”
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象”
字源于大象,应该属于象形字。在甲骨文字形里。“
象”
字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
B
.“
象”
字与语言结合之后,具有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既可以指形象,也可以指意象等。
C
.“
象”
字在中国文化中无处不在,哲学思想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都有其身影。
D
.“
象”
字从构形到赋予多重内涵,体现了“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这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7
、 C
(“
无处不在”
和“
都有其身影”
表述太绝对化,文中第二段是“
几乎无处不有‘
象’
的形影”
)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说中的“
象耕”
,可从甲骨文里的“
为”
字得到佐证,该字从手从象,表示人用手牵着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
B
.文字和绘画都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而绘画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在取象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思维创造,这样绘画就跨越到了文字。
C
.“
人”
字的创造过程中,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转换,即观察表象特征——
抽象和归类——
取其特征。
D
.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
8
、D
(D
项,“
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
属无中生有。)
王鸿谅
“
象”
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出土了很多大象的骨骼,这说明殷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是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很适合大象的生存,只是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大象变得十分稀少甚至绝迹。那个时期的大象,就好比后来的牛或马,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论衡·
书需篇》记载着“
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
象耕鸟耘”
。甲骨文里的“
为”
字,从手从象,看起来像人用手牵着一头大象,表示驾驭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应该就是这种传说的见证。
从大象而来的“
象”
字,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可以指形象,《尚书·
皋陶谟》里说:“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它也可以指意象,《周易·
系辞上》里说:&ld初中.高中阅读答案quo;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所宜,故谓之象。”“
中国的文化,无论是哲学思想领域,还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几乎无处不有‘
象’
的形影。”
研究者王作新说,“
论天体,说天象;论人体,说脉象;谈思维,则有想象、意象。”
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这样总结:“
盈天下而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
对“
象”
这个字,从构形到赋予多层次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传承下来的东方式认知和思维方式——“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
客观物象是这种认知的起点。体现在造字里,就是象形,对事物进行描绘。许慎在《说文》里解释为,“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这种描绘并不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如果仅止于此,那就是绘画,而不是文字。从绘画跨越到文字,关键在于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这就是古人说的“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种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自然万物可取象,人类的社会活动可取象,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获知的抽象概念也可取象,就像《周易》里说的,“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体现在文字的演变上,就是从源生字到孳生字的发展,音、形、义的组合方式,让文字的丰富有了无限种可能。
“
象”
与“
意”
的关联,一直就是古代文献乐于论述的主题。《周易·
系辞上》说:“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在“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的过程里,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转换。首先是对客观物体表象特征的考察,这是具象的,但是人们的观察并不仅仅停留在这种表象的描述,而是对客观物体进行抽象和归类,在造字时取其特征,由一个而知一类。比如甲骨文里的“
人”
字,并不是具体某个人的肖像描绘,而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这种提炼的特征,最后固定为表意的汉字,又成为一种意象的存在。这种频繁的思维转换,也让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不同于西方科学,并不是通过内在的微观本质的分析来获得规律,而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
(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引用相关典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用《周易》“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一句,旨在佐证“
取象过程中的思维创造帮助人们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
。,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
盈天下而皆象矣……
莫非象也”
这一段话,目的在于说明“
象”
字在传统文化里也可以指意象。
C
.引用《沦衡·
书需篇》中“
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之为耕”
,意在说明殷商时期的大象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
.王弼在《周易·
明象》里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
,“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这些都说明“
象”
与“
意”
之间存在着关联。
6
、B
(引用王夫之在《周易外传)里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
象”
字在与语言相结合之后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更多层次的意义)
7
.下列关于“
象”
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象”
字源于大象,应该属于象形字。在甲骨文字形里。“
象”
字就是描画的一头大象。
B
.“
象”
字与语言结合之后,具有了更多层次的意义,它既可以指形象,也可以指意象等。
C
.“
象”
字在中国文化中无处不在,哲学思想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范畴都有其身影。
D
.“
象”
字从构形到赋予多重内涵,体现了“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这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7
、 C
(“
无处不在”
和“
都有其身影”
表述太绝对化,文中第二段是“
几乎无处不有‘
象’
的形影”
)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说中的“
象耕”
,可从甲骨文里的“
为”
字得到佐证,该字从手从象,表示人用手牵着大象进行耕作,进而引申为一般的行为做。
B
.文字和绘画都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而绘画是简单的原物实录,在取象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思维创造,这样绘画就跨越到了文字。
C
.“
人”
字的创造过程中,人们的认知和思维完成了具象——
抽象——
意象的转换,即观察表象特征——
抽象和归类——
取其特征。
D
.汉字里的东方式认知注重的是来源于实践的直观、形象和感悟,是通过整体特征之上的高度抽象而获得概念,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
8
、D
(D
项,“
比西方科学更为合理”
属无中生有。)
- 下一篇:《建筑的阅读(节选)》阅读答案
- 上一篇:“表现性是书法的一大基本审美特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