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议论文阅读 >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阅读答案 >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海明威。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海明威。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我相信此言不假。我们不满意书页上暴露出来的秘诀:甚至把书翻过来检查它的接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书拆到不能再拆,直到我们了解作者个人的写作模式,再装回去。但这样分析福克纳的小说,就未免令人气馁,他似乎没有一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反而是在他的圣经世界里瞎闯,仿佛在一个摆满水晶的店里放开一群山羊。分解他的作品,感觉就像一堆剩下的弹簧和螺丝,根本不可能再组合成原来的样子。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比不上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就像货车的螺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许就因为这样,福克纳启发了我的灵魂,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不仅是他的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
《巴黎评论》登的那篇他和乔治·普林顿历史性的访谈中,他揭示了一套和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说法:言简意赅对写作初中.高中阅读答案颇为有益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只要没有访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他说:“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我认为这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作家最可怕的梦魇就是早上面对空白稿纸的痛苦,他这番话无异于一贴灵丹妙药。
海明威的作品情感丰富,但全都显现了他如昙花一现般灿烂的精神。他对技巧那种严格的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在长篇小说广泛而冒险的范围中无法维系下去。这是他出类拔萃的特质,也是他不该企图逾越的局限。他的短篇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让你觉得少了什么,这也正是其神秘优美之所在。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斗牛士胸前擦过,又像“猫转弯子”似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最伟大的作家才会冒出来的傻气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对技巧的自觉无疑是海明威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而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的理由。我觉得他最富魅力、最具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受青睐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此书在1950出版,遭到严厉批评。海明威深感伤痛,从哈瓦那发了一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来为自己辩护。他声言这不只是他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具个人色彩的长篇小说。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写下此书,对过往那些一去不回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怀念。他过去的作品尽管美丽而温柔,却没有注入多少个人色彩,或清晰传达他作品的深刻思想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怀:胜利之徒劳无用。书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静而自然,其实孕育着海明威后来以自杀终结自己一生的不祥之兆。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有删改)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写福克纳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对我有影响,启发了我的灵魂,令我景仰。
B.将福克纳的创作与海明威进行对比,突出海明威的严谨过人以及他的写作技巧对作者的影响。
C.说明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其写作模式。
D.为了引出下文的评论视角,即海明威的著作以及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知识给作者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作者对海明威创作的评价的一项是(3分)
A.他提出了与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观点和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B.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
C.他对技巧的严格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使其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
D.他书中主角表面上平静而自然的死亡,孕育着他后来以自杀终结一生的不祥之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尔克斯作为小说家读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小说,研究他们的小说创作,其目的是否定福克纳对自己的影响。
B.海明威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他的写作技巧对马尔克斯影响很大。
C.“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这正是海明威关于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D.海明威出类拔萃的特质就是对技巧严格掌控建构出的内在张力,这使得他在长篇小说中无法维系下去。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3
分)C
(只是为了引出福克纳的小说没有一个有机写作模式,不是写他的作用)
2.
(3
分)B
(这是海明威自己的创作观点,不是作者对他的评价)
3.
(3
分)A
(目的并不是否定福克纳对作者的影响)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推荐高中议论文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