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3 ,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3
,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
51.7
%,比
1998
下降
8.7
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
45.3
%,比
1998
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
7.8
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
%。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
DVD
、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令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
DVD
、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高中.初中阅读答案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
?
为什么
?
(
5
分)
18
.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
(80
个字以内:
) (5
分
)
19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
(
不超过
50
字
) (5
分
)
20
.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
.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
.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
.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答案:
17
.不矛盾。因为“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的理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令
人担忧;按广义的理解,“读书”包括“读图”,读书的人未必越来越少,问题没那么严
重。(或: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也应归入
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人的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
严重)
18
.①使人和人类得到发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
②是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③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
④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19
.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
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20
.
D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3
,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
51.7
%,比
1998
下降
8.7
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
45.3
%,比
1998
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
7.8
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
%。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
5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
DVD
、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令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
DVD
、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不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高中.初中阅读答案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
?
为什么
?
(
5
分)
18
.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
(80
个字以内:
) (5
分
)
19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
(
不超过
50
字
) (5
分
)
20
.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
.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
.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
.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答案:
17
.不矛盾。因为“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的理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令
人担忧;按广义的理解,“读书”包括“读图”,读书的人未必越来越少,问题没那么严
重。(或: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也应归入
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人的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
严重)
18
.①使人和人类得到发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
②是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③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
④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
19
.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
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
20
.
D
- 下一篇:《网络文化乱象治理该下猛药了》
- 上一篇:“访《蚁族》作者廉思”阅读答案
相关高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