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阅读教学教案《生成诗歌的意象》
栏目:高中现代诗阅读时间:2020-05-26
《生成诗歌的意象》教案 韩维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梳理本专题的新诗作品,初步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 二、初步掌握新诗意象选择与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课本诗歌资料 《生成诗歌的意象》教案
韩维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梳理本专题的新诗作品,初步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
二、初步掌握新诗意象选择与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课本诗歌资料的鉴赏和课外诗歌的探究学习,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规特点。
二、在诗歌创作中领悟诗歌意象的特殊作用,在相互质疑、启发、评点中获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教学难点
以诗歌意象选择和写作为突破口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建议
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研读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中《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忆菊》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原野》、《我与长城合影》两首诗歌,联系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及读本必修一中《致青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三首诗歌,并借助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新诗的一般特点;第二课时,以意象的写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师生在质疑、评点中相互启发,进行思想的碰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原点阅读——教材文本研读。
[
问题设计
]
阅读《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并思考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我们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启示。
(
设计说明: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许多篇目是新诗,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蕴藉,有的描绘山河,喷涌着纯粹的爱国热情,有的目数疮痍,回旋着复杂的爱国情思。这些都是激发学生诗情的好燃料。但我们的学生还缺少诗歌写作的经验,缺乏驾驭复杂情感的能力。因而,可以将正面歌颂祖国的几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发现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
)
[
预设启示
]
1
.真情——诗歌作品的生命。
诗歌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否则无论怎么写,只能是干巴巴的烙饼,不可能成为透着灵气的一湾湖水。《忆菊》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闻一多对故土没有炽热的爱恋,又怎能细腻地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菊花
?
又怎能让它成为赋情表意的载体呢
?
正所谓“作文在乎真,唯真能达情”。
2
.意象——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比较特殊,大多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如《忆菊》中的菊花,《原野》中的谷粒、野花、小溪、香稻、泥沙,《我与长城合影》中的长城、群楼、花树,《相信未来》中的蜘蛛网、雪花、紫葡萄、枯藤、排浪、太阳、大海、眼睛、睫毛、瞳孔等,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
3
.想像——诗意飞翔的翅膀。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像,想像力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能力。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瞬间,也不能局限于特定空间,让思维到情感的海洋去打捞灵感。意象的选择要有想像力,情感的表达也要有想像力,而借助修辞来体现想像力是绝妙的方法,《忆菊》就是巧妙运用修辞表情达意的作品。
4
.语言——诗情流淌的河床。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最终借助语言传达出来,因此,诗歌的语言是不容忽视的细节。诗歌语言不讲究句子的完整,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追求诗意的空白与联想的空间,意图通过最经济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情感或哲理,因此,诗歌不是分行的散文、议论文或记叙文,而是别有风格的一种文学样式。
韩维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梳理本专题的新诗作品,初步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
二、初步掌握新诗意象选择与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通过对课本诗歌资料的鉴赏和课外诗歌的探究学习,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规特点。
二、在诗歌创作中领悟诗歌意象的特殊作用,在相互质疑、启发、评点中获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教学难点
以诗歌意象选择和写作为突破口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建议
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研读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中《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忆菊》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原野》、《我与长城合影》两首诗歌,联系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及读本必修一中《致青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三首诗歌,并借助图书馆资源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新诗的一般特点;第二课时,以意象的写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师生在质疑、评点中相互启发,进行思想的碰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原点阅读——教材文本研读。
[
问题设计
]
阅读《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并思考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我们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启示。
(
设计说明: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许多篇目是新诗,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蕴藉,有的描绘山河,喷涌着纯粹的爱国热情,有的目数疮痍,回旋着复杂的爱国情思。这些都是激发学生诗情的好燃料。但我们的学生还缺少诗歌写作的经验,缺乏驾驭复杂情感的能力。因而,可以将正面歌颂祖国的几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发现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
)
[
预设启示
]
1
.真情——诗歌作品的生命。
诗歌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否则无论怎么写,只能是干巴巴的烙饼,不可能成为透着灵气的一湾湖水。《忆菊》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闻一多对故土没有炽热的爱恋,又怎能细腻地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菊花
?
又怎能让它成为赋情表意的载体呢
?
正所谓“作文在乎真,唯真能达情”。
2
.意象——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比较特殊,大多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如《忆菊》中的菊花,《原野》中的谷粒、野花、小溪、香稻、泥沙,《我与长城合影》中的长城、群楼、花树,《相信未来》中的蜘蛛网、雪花、紫葡萄、枯藤、排浪、太阳、大海、眼睛、睫毛、瞳孔等,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
3
.想像——诗意飞翔的翅膀。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像,想像力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能力。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瞬间,也不能局限于特定空间,让思维到情感的海洋去打捞灵感。意象的选择要有想像力,情感的表达也要有想像力,而借助修辞来体现想像力是绝妙的方法,《忆菊》就是巧妙运用修辞表情达意的作品。
4
.语言——诗情流淌的河床。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最终借助语言传达出来,因此,诗歌的语言是不容忽视的细节。诗歌语言不讲究句子的完整,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追求诗意的空白与联想的空间,意图通过最经济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情感或哲理,因此,诗歌不是分行的散文、议论文或记叙文,而是别有风格的一种文学样式。
- 下一篇:闻一多《发现》阅读答案
- 上一篇:《消息 徐志摩》阅读答案
相关高中现代诗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