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字希正》阅读答案及翻译
栏目:高中文言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为解,乃已。
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帝宥亨、彪,余如其请。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擢詹事府丞。
天顺元改太常丞,进太仆卿。明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奏言:“
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
时不能用。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六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因言:“
诸臣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
诏不许。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其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服除,遂不出,家居十余卒。
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寝不行。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
(节选自《明史·
列传第四十七》)
4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景泰初议/
录扈从死事诸臣/
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与同官/
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B
.景泰初/
议录扈从死事/
诸臣后侃/
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
言礼宜从厚
C
.景泰初议/
录扈从死事诸臣/
后侃因言避难/
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D
.景泰初/
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
侃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户部是古代“
六部”
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
C
.天顺是庙号名,庙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用以表示份。
D
.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是古初中.高中阅读答案代主管教育的最高官员。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景帝代理朝政,李侃曾上书建议选拔将才、招募士兵、使用战车等三事件。当蒙古部落首领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事者想焚毁城外粮草,李侃独持己见,最终得到批准。
B
.户部尚书金濂、石亨的侄子石彪违反诏令,征收租税,侵占百姓产业,李侃上书请用重法处治。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严惩了金濂。
C
.天顺六,李侃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并请求皇帝将自己罢免。当他因母亲去世归家服丧,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
D
.李侃安贫乐道,死后几乎无法装殓。到弘治初,国子监生江纪等人上书,认为应该赐给像他这样的人谥号。但这种建议被压下,最终也没有执行。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5
分)
译文:
(2
)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解析:选D
。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题中的“
初”
和“
者”
。
5
、选C
。天顺是号名。
6
、选B
。B
项中不能将“
户部尚书金濂”
与“
石亨的侄子石彪”
所做的事糅合在一起。
7
、(1
)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时都非常赞赏他们。
(2
)(李侃)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
【解析】:(1
)译出大意2
分,重点词语“
易储”“
唯唯”“
壮”
各1
分。(2
)译出大意1
分,重点词语“
发”“
讦”“
按”“
宥”
各1
分。
【参考译文】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考中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景帝代理朝政时,他上书建议挑选将才、招募民壮、使用战车三件事。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论者想焚掉城外的马草。李侃说敌人轻装剽劫,没有持久之心,请不要焚掉,以免再次征敛,苦及百姓。都得到批准。当时他父母在容城,李侃日夜悲泣,请假去冒险迎接回来。景泰初,计划登记扈从英宗出征的死难大臣的后代。李侃因而说避难偷生的人,应该严加谴责以励臣节。上皇将回来时,他与同官刘福等人说礼仪应该从厚。这建议忤逆了皇上,遭到斥问,尚书胡?为他们解释,才罢了。
李侃再升为都给事中。当时正用兵,减少天下学校师儒的俸禄。李侃上奏恢复原额。户部尚书金濂违犯诏令征取租税,李侃弹劾他,使他受到司法官员审问。石亨的侄子石彪侵占百姓产业,李侃请用重法处治他,并严禁勋戚、宦官不得强夺小民,有关官员隐瞒不报的与之同罪。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其他的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当时给事中敢于说话的,林聪可说是第一个,李侃倔强而有正直的名声。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都赞赏他们。升为詹事府丞。
天顺元改任太常寺丞,进升为太仆寺卿。第二重设山西巡抚,升李侃为右佥都御史担任该职。他上奏说:“
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不是生长其间的人,没有能够安居而对敌的。现在南方人戍守北部边疆,他们害怕风寒,一听说敌人来便发抖。而北方人戍守南疆,也不耐暑热,多潜逃回来。应令南北清勾军各就本土补入军队,这样人情两便,而军备也得到修整。”
他的建议当时没被采用。他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六,他考察属吏,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他顺便说道:“
那些龄与臣相当,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臣都把他们罢免了,臣也请求罢免。”
诏令不许。李侃性格刚直,力整风纪,贪赃者因此敛迹。这冬,他因母亲去世回家,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守孝期满后,他不再出来为官,家居十余后去世。
李侃事奉亲人至孝,喜欢学习,安于贫穷,他死后家里几乎不能装殓。弘治初,国子监生江纪等人说,从前的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无论是学者的品行还是事功,都昭然著于耳目,并请求赐给他们谥号。这建议被压下,没有执行。李侃有两个儿子,李德恢担任严州知府,李德仁担任河东盐运使。
4—7
题。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为解,乃已。
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帝宥亨、彪,余如其请。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擢詹事府丞。
天顺元改太常丞,进太仆卿。明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奏言:“
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
时不能用。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六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因言:“
诸臣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
诏不许。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其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服除,遂不出,家居十余卒。
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寝不行。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
(节选自《明史·
列传第四十七》)
4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景泰初议/
录扈从死事诸臣/
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与同官/
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B
.景泰初/
议录扈从死事/
诸臣后侃/
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
言礼宜从厚
C
.景泰初议/
录扈从死事诸臣/
后侃因言避难/
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D
.景泰初/
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
侃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
上皇将还/
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户部是古代“
六部”
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
C
.天顺是庙号名,庙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用以表示份。
D
.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是古初中.高中阅读答案代主管教育的最高官员。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景帝代理朝政,李侃曾上书建议选拔将才、招募士兵、使用战车等三事件。当蒙古部落首领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事者想焚毁城外粮草,李侃独持己见,最终得到批准。
B
.户部尚书金濂、石亨的侄子石彪违反诏令,征收租税,侵占百姓产业,李侃上书请用重法处治。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严惩了金濂。
C
.天顺六,李侃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并请求皇帝将自己罢免。当他因母亲去世归家服丧,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
D
.李侃安贫乐道,死后几乎无法装殓。到弘治初,国子监生江纪等人上书,认为应该赐给像他这样的人谥号。但这种建议被压下,最终也没有执行。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5
分)
译文:
(2
)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解析:选D
。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题中的“
初”
和“
者”
。
5
、选C
。天顺是号名。
6
、选B
。B
项中不能将“
户部尚书金濂”
与“
石亨的侄子石彪”
所做的事糅合在一起。
7
、(1
)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时都非常赞赏他们。
(2
)(李侃)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
【解析】:(1
)译出大意2
分,重点词语“
易储”“
唯唯”“
壮”
各1
分。(2
)译出大意1
分,重点词语“
发”“
讦”“
按”“
宥”
各1
分。
【参考译文】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考中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景帝代理朝政时,他上书建议挑选将才、招募民壮、使用战车三件事。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论者想焚掉城外的马草。李侃说敌人轻装剽劫,没有持久之心,请不要焚掉,以免再次征敛,苦及百姓。都得到批准。当时他父母在容城,李侃日夜悲泣,请假去冒险迎接回来。景泰初,计划登记扈从英宗出征的死难大臣的后代。李侃因而说避难偷生的人,应该严加谴责以励臣节。上皇将回来时,他与同官刘福等人说礼仪应该从厚。这建议忤逆了皇上,遭到斥问,尚书胡?为他们解释,才罢了。
李侃再升为都给事中。当时正用兵,减少天下学校师儒的俸禄。李侃上奏恢复原额。户部尚书金濂违犯诏令征取租税,李侃弹劾他,使他受到司法官员审问。石亨的侄子石彪侵占百姓产业,李侃请用重法处治他,并严禁勋戚、宦官不得强夺小民,有关官员隐瞒不报的与之同罪。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其他的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当时给事中敢于说话的,林聪可说是第一个,李侃倔强而有正直的名声。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都赞赏他们。升为詹事府丞。
天顺元改任太常寺丞,进升为太仆寺卿。第二重设山西巡抚,升李侃为右佥都御史担任该职。他上奏说:“
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不是生长其间的人,没有能够安居而对敌的。现在南方人戍守北部边疆,他们害怕风寒,一听说敌人来便发抖。而北方人戍守南疆,也不耐暑热,多潜逃回来。应令南北清勾军各就本土补入军队,这样人情两便,而军备也得到修整。”
他的建议当时没被采用。他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六,他考察属吏,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他顺便说道:“
那些龄与臣相当,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臣都把他们罢免了,臣也请求罢免。”
诏令不许。李侃性格刚直,力整风纪,贪赃者因此敛迹。这冬,他因母亲去世回家,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守孝期满后,他不再出来为官,家居十余后去世。
李侃事奉亲人至孝,喜欢学习,安于贫穷,他死后家里几乎不能装殓。弘治初,国子监生江纪等人说,从前的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无论是学者的品行还是事功,都昭然著于耳目,并请求赐给他们谥号。这建议被压下,没有执行。李侃有两个儿子,李德恢担任严州知府,李德仁担任河东盐运使。
- 下一篇:“《颜氏家训》勉学篇”节选阅读
- 上一篇:《先妣事略》阅读答案附译文
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