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仁”参考答案
栏目:高中文言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 23 24 题。( 4 分)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 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初中.高中阅读答案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
23
—
24
题。(
4
分)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
“
饥,用不足,如之何?
”
有若对曰:
“
盍彻乎?
”
曰:
“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
对曰: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23
.(
1
)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
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
分)
23
.(
1
)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
1
分)
(
2
)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
3
分)
24
.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
3
分)
23
—
24
题。(
4
分)
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
“
饥,用不足,如之何?
”
有若对曰:
“
盍彻乎?
”
曰:
“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
对曰: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23
.(
1
)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
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
分)
23
.(
1
)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
1
分)
(
2
)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
3
分)
24
.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
3
分)
- 下一篇:“末帝遣鄂屯兵魏县”阅读
- 上一篇:《蔡茂字子礼》阅读答案及翻译
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