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散文阅读 > 冯至《消逝的山村(节选)》阅读答案 >

冯至《消逝的山村(节选)》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散文阅读时间:2020-05-26
消逝的山村(节选) 冯至 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我们刚 消逝的山村(节选)
冯至
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高中.初中阅读答案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这里原有的山村,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每当我看见这幅图像,就会觉得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于是我可以肯定,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两三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16
.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一般的人口稀少的森林和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好处?(4
分)
17
.“
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联系全文,具体说说消逝的村庄给了作者的生命哪些滋养。(5
分)
18
.文末结尾,作者说自己与村庄的人们“
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
,“
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既然“
相隔将及一世纪”
,又怎么会“
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呢?说说你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
【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1
)把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草原的感受和山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点出山村的特殊性;(2
)为下文交代“
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作铺垫。(每点2
分)。
17
.【此题考查“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1
)山村提供了养育我的住所、水源等物质条件;(2
)山村鼠曲草的谦虚纯洁和坚强让我学会了脱离生活的纷扰;(3
)山村让我明白了自己和从前山村的人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每点2
分三点5
分)。
18
.【此题考查“
赏析作品的内涵”
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的第二点鉴赏评价D
。】
(1
)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2
)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3
)山中的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4
)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共6
分,每点2
分,答出其中的3
点即记满分)

相关高中散文阅读

推荐高中散文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