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散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郁达夫 :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 郁达夫 少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 26 岁。可是 郁达夫
: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
郁达夫
少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
26
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②
郁迭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
l
矛盾性格。
1913
17
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
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③
1922
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还乡记
》这样写遗: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
1927
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
“
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
④
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
1926
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
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
⑤
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
1927
与王映霞
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派形迹.流连酒楼歌馆。
“
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
”
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
郁迭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
?
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
“
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
”
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
⑥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府
?
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
,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
19
.第一段中为什么说
“
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
4
分)
20
.他者说
“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
”
,表现在哪些方面
?
请分条概括。(
4
分)
21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
4
分)
22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
》,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6
分)
19
.(
1
)因为从童生活到求学生涯,孤寂和落寞一直强烈地包裹着他,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壮志难酬。(
2
分)
(
2
)承上启下(
1
分)承上文意发生转折,引起下文对他孤寂一生的叙述。(
1
分)
20
.(
1
)童和学生时代是在孤寂中度过的,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
(
2
)回国后,中国的黑暗现实使郁达夫
产生了一种幻灭感。
(
3
)经济上无法立足,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漂泊。
(
4
)早丧子,孤苦零丁,境况凄凉。
(
5
)感情生活连连受挫,只身离开祖国,自我放逐。
(每条
1
分,答出
4
条即可得
4
分)
21
.全面概括、评价郁达夫的性格和一生。(
2
分)总结全文,呼应文章题目。(
2
分)
22
.(
1
)文章与作者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
(
2
)经历、生活体验是写作的源泉。
(
3
)文章要率真赤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4
)文章要自己的风格。
(每条
2
分,答出
3
条,言之成理即可)
: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
郁达夫
少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
26
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②
郁迭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
l
矛盾性格。
1913
17
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
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③
1922
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还乡记
》这样写遗: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
1927
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
“
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
④
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
1926
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
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
⑤
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
1927
与王映霞
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派形迹.流连酒楼歌馆。
“
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
”
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
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
”
郁迭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
?
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
“
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
”
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
⑥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府
?
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
,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
19
.第一段中为什么说
“
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
4
分)
20
.他者说
“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
”
,表现在哪些方面
?
请分条概括。(
4
分)
21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
4
分)
22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
》,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6
分)
19
.(
1
)因为从童生活到求学生涯,孤寂和落寞一直强烈地包裹着他,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壮志难酬。(
2
分)
(
2
)承上启下(
1
分)承上文意发生转折,引起下文对他孤寂一生的叙述。(
1
分)
20
.(
1
)童和学生时代是在孤寂中度过的,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
(
2
)回国后,中国的黑暗现实使郁达夫
产生了一种幻灭感。
(
3
)经济上无法立足,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漂泊。
(
4
)早丧子,孤苦零丁,境况凄凉。
(
5
)感情生活连连受挫,只身离开祖国,自我放逐。
(每条
1
分,答出
4
条即可得
4
分)
21
.全面概括、评价郁达夫的性格和一生。(
2
分)总结全文,呼应文章题目。(
2
分)
22
.(
1
)文章与作者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
(
2
)经历、生活体验是写作的源泉。
(
3
)文章要率真赤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
4
)文章要自己的风格。
(每条
2
分,答出
3
条,言之成理即可)
- 下一篇:毕淑敏《幸福盲》阅读
- 上一篇:《林肯的鼻子》阅读答案
相关高中散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