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怀念萧珊 》
栏目:高中散文阅读时间:2020-05-26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分 ) 怀念萧珊 巴金 ① 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初中.高中阅读答案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②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和一九四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
怀念萧珊
巴金
①
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②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和一九四一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一九四四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③
在抗
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在那些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
我们要分别了。”
④
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
四人帮”
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
义务劳动”
,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
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
坐探”
。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
四清”
运动,找人 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
作协分会”
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们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
同事们”
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
作协分会”
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
勒令”
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 ,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
巴金的臭婆娘”
。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 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⑤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⑥
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节选自《怀念萧珊》,有删节)
21
.请根据文章②—④
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4
分)
答:
22
.第①
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23
.作者为什么说“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5
分)
答:
24
.读完文章请你对巴金叙事时的语言风格进行评价。(4
分)
答:
参
考
答
案
21.
参考答案:(1
)朴素(“
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
。住在“
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
,“
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
结婚,“
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
(2
)坚贞(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
(3
)乐观、隐忍、坚强(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
(
一点1
分,两点3
分,三点4
分。)
22.
参考答案:统摄全文或引起下文,为后文具体回忆自己与萧珊生活的点点滴滴作铺垫(1
分)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1
分)
,表达自己对妻子萧珊不可割舍的爱、愧疚和感激(1
分)。
23.
参考答案:死亡是萧珊生命的终点(1
分),但是她对我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我的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萧珊的生命还没有结束(2
分)。“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1
分),“
我”
只有充实乐观地活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有了好的结局,她才会有个无憾的结局(2
分)。
24
参考答案: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词藻,(1
分)追求自然的美,朴素的美,(1
分)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感情。(2
分)
分 )
怀念萧珊
巴金
①
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②
她是我的一个读者。一九三六我在上海第一次同她见面。一九三八和一九四一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一九四四我们在贵阳结婚。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对她的成长我应当负很大的责任。她同我谈了八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从贵阳我和她先后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我们的小家庭。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③
在抗
日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一起在日军进城以前十多个小时逃离广州,我们从广东到广西,从昆明到桂林,从金华到温州,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在那些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的确,只有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
我们要分别了。”
④
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作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
四人帮”
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
义务劳动”
,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
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
坐探”
。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
四清”
运动,找人 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
作协分会”
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们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
同事们”
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
作协分会”
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
勒令”
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 ,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
巴金的臭婆娘”
。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 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
⑤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⑥
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节选自《怀念萧珊》,有删节)
21
.请根据文章②—④
段的内容,概括萧珊的性格特点。(4
分)
答:
22
.第①
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23
.作者为什么说“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
?(5
分)
答:
24
.读完文章请你对巴金叙事时的语言风格进行评价。(4
分)
答:
参
考
答
案
21.
参考答案:(1
)朴素(“
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
。住在“
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
,“
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
结婚,“
她陪着我经历了各种艰苦生活”
。)
(2
)坚贞(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耳边说:“
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
)
(3
)乐观、隐忍、坚强(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精疲力尽,才回到家里)
(
一点1
分,两点3
分,三点4
分。)
22.
参考答案:统摄全文或引起下文,为后文具体回忆自己与萧珊生活的点点滴滴作铺垫(1
分)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1
分)
,表达自己对妻子萧珊不可割舍的爱、愧疚和感激(1
分)。
23.
参考答案:死亡是萧珊生命的终点(1
分),但是她对我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我的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萧珊的生命还没有结束(2
分)。“
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1
分),“
我”
只有充实乐观地活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有了好的结局,她才会有个无憾的结局(2
分)。
24
参考答案:没有雕琢的文字,不采用华丽的词藻,(1
分)追求自然的美,朴素的美,(1
分)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感情。(2
分)
- 下一篇:《醉意的境界》阅读答案
- 上一篇:贾平凹《静虚村记》阅读答案
相关高中散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