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马 施蜇存》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散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驮马 施蜇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 果下马 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 驮马
施蜇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
“
果下马
”
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着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万匹骆驼,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他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红绿色的流苏,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了。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帜,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这所谓管理,实在不很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进着。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
——
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着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和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他们的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意义
——
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
——
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
马店常常是一所两层的大屋子。底下是马厩,楼上是马哥头的宿处。但是那所谓楼是非常低矮的。没有窗户,没有家具,实在只是一个阁楼罢了。马店里的伙计们帮同那些马哥头抬下了马背上的驮鞍,洗刷了马,喂了马料,他们的职务就完了。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至于那些高兴到小饭店里去吃一杯升酒,叫几个炒菜下饭的,便是非常殷实的阔老了。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况。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
“
开夜
”
。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到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它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得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
1939
6
月
(文章有删节)
15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
“
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
,第五自然段写
“
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
,两次
“
感动
”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分)
15、
①
第一次:在民族危机面前,驮马队担当了运输国防物资的重任;驮马矮小,肩负重荷,长途跋涉,不畏艰辛。(2分)
②
第二次:因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有美丽浪漫的山歌声而感动。(或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驮马队表现出西南游牧民族生活的质朴浪漫的风情)。(2分)
16
.文中画线部分描述森林
“
开夜
”
的情景,具有什么作用?(
6
分)
16、具体细致描述驮马行进在原始山林中露宿时煮饭烧水和点起篝火警惕野兽的生活情景,(1分)展现了驮马队夜里住宿的简陋和险恶(简陋1分,险恶1分),在冷静的描述中表达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和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1分,对驮马队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2分)
17
.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驮马队的艰苦?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
分)
17、(1)负载的物资沉重;(看到一对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
(2)路途遥远而崎岖;(无穷无尽的山坡,不断翻山越岭)
(3)环境的艰难险恶;(荒山野峡森林,易遭野兽袭击)
(4)马哥头生活艰苦。(住所简陋难寻,饮食条件极差)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
、文章详尽地描述了驮马艰辛跋涉的情景,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7
分)
18、(1)深刻意蕴:文中的驮马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执着的民族精神与抗战力量的象征。(3分)
(2)情感取向:“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等语句,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驮马因袭重负、险恶困苦的喟叹之情,(1分)饱含着作者对在艰难困苦中不屈行进的驮马的由衷赞美之情,(1分)更是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坚毅不屈的中华民族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感叹与讴歌。(2分)
施蜇存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
“
果下马
”
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着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西北有二万匹骆驼,西南有十万匹驮马,我们试设想,我们的抗战乃是用这样古旧的牲口运输法去抵抗人家的飞机汽车快艇,然而还能支持到今日的局面,这场面能说不是伟大的吗?因此,当我们看见一队驮马,负着他们的重荷,在一个峻坡上翻过山岭去的时候,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一队驮马,通常是八匹十匹或十二匹。每一队的第一匹马,是一个领袖。它是比较高大的一匹。它额上有一个特别的装饰,常常是一面反射阳光的小圆镜子和一丛红绿色的流苏,项颈下挂着一串大马铃。当它昂然地在前面带路的时候,铃声咚咙咚咙地响着,头上的流苏跟着它的头部一起一落地耸动着,后边的马便跟着它行进了。或是看着它头顶上的标帜,或是听着它的铃声,因为后面的马队中,常常混杂着聋的或盲的。倘若马数多了,则走在太后面的马就不容易望到它们的领袖。你知道,驮马的行进,差不多永远是排列着单行的。
管理马队的人叫做马哥头,他常常管理着四五个小队的驮马。这所谓管理,实在不很费事。他老是抽着一根烟杆,在马队旁边,或前或后地行进着。他们用简单的,一两个字
——
或者还不如说是一两个声音的吆喝指挥着那匹领队的马。与其说他的责任是管理着马队,还不如说是管理着那些领队的马。马哥头也有女的。倘若是女的,则当这一长列辛苦的驮马行过一个美丽的高原的时候,应和着那些马铃声,她的忧郁的山歌,虽然你不会懂得他们的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意义
——
因为那些马哥头常常是夷人
——
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在荒野的山林里终日前进的驮马队,决不是单独赶路的。它们常常可能集合到一二百匹马,七八个或十几个马哥头,结伴同行。在交通方便的大路上,它们每天走六十里,总可以获得一个歇站。那作为马队的歇站的地方,总有人经营着马店。每到日落时分,马店里的伙计便到城外或寨门外的大路口去迎候赶站的马队,这是西南一带山城里的每天的最后一阵喧哗。
马店常常是一所两层的大屋子。底下是马厩,楼上是马哥头的宿处。但是那所谓楼是非常低矮的。没有窗户,没有家具,实在只是一个阁楼罢了。马店里的伙计们帮同那些马哥头抬下了马背上的驮鞍,洗刷了马,喂了马料,他们的职务就完了。马哥头也正如一切的西南夷人一样,虽然赶了一天路,很少有人需要洗脸洗脚甚至沐浴的。他们的晚饭也不由马店里供给,他们都随身带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包谷粉,歇了店,侍候好了马匹,他们便自己去拿一副碗筷,斟上一点开水,把那些包谷粉吃了。这就是他们的晚餐。至于那些高兴到小饭店里去吃一杯升酒,叫几个炒菜下饭的,便是非常殷实的阔老了。
行走于迤西一带原始山林中的马队,常常有必须赶四五百里路才能到达一个小村子的情况。于是,他们不得不在森林里露宿了。用他们的名词说起来,这叫做
“
开夜
”
。要开夜的马队,规模比较的大,而且要随带着炊具。差不多在日落的时候,他们就得在森林中寻找一块平坦的草地。在那里卸下了驮鞍,把马拴在树上,打成一围。于是马哥头们安锅煮饭烧水。天色黑了,山里常常有虎豹或象群,所以他们必须捡拾许多枯枝,烧起火来,做成一个火圈,使野兽不敢近前。然而即使如此警戒,有时还会有猛兽在半夜里忽然袭来,咬死几匹马,等那些马哥头听见马的惊嘶声而醒起开枪的时候,它早已不知去向了。所以,有的马队还得带一只猴子,在临要睡觉的时候,把猴子拴缚在一株高树上。猴子最为敏感,到半夜里,倘若它看见或闻到远处有猛兽在行近来,它便会尖锐地啼起来,同时那些马也会得跟着惊嘶,于是睡熟的人也都醒了。
在云南的西北,贩茶叶的古宗人的驮马队是最为雄壮的。在寒冷的天气,在积雪的山峰中间的平原上,高大的古宗人腰里捎着刀和小铜佛,骑着他们的披着美丽的古宗氍鞍的马,尤其是当他们开夜的时候,张起来的那个帐幕,使人会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发生许多幻想。
二万匹运盐运米运茶叶的驮马,现在都在西南三省的崎岖的山路上,辛苦地走上一个坡,翻下一个坡,又走上一个坡,在那无穷尽的山坡上,运输着比盐米茶更重要的国防材物,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
1939
6
月
(文章有删节)
15
.文章第二自然段写
“
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
,第五自然段写
“
会使你觉得何等感动啊!
”
,两次
“
感动
”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分)
15、
①
第一次:在民族危机面前,驮马队担当了运输国防物资的重任;驮马矮小,肩负重荷,长途跋涉,不畏艰辛。(2分)
②
第二次:因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有美丽浪漫的山歌声而感动。(或在艰难、困苦的驮马行进中,驮马队表现出西南游牧民族生活的质朴浪漫的风情)。(2分)
16
.文中画线部分描述森林
“
开夜
”
的情景,具有什么作用?(
6
分)
16、具体细致描述驮马行进在原始山林中露宿时煮饭烧水和点起篝火警惕野兽的生活情景,(1分)展现了驮马队夜里住宿的简陋和险恶(简陋1分,险恶1分),在冷静的描述中表达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和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对驮马队艰难困苦的感叹1分,对驮马队坚韧不屈意志的赞美2分)
17
.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驮马队的艰苦?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4
分)
17、(1)负载的物资沉重;(看到一对驮马,负着它们的重荷)
(2)路途遥远而崎岖;(无穷无尽的山坡,不断翻山越岭)
(3)环境的艰难险恶;(荒山野峡森林,易遭野兽袭击)
(4)马哥头生活艰苦。(住所简陋难寻,饮食条件极差)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
、文章详尽地描述了驮马艰辛跋涉的情景,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7
分)
18、(1)深刻意蕴:文中的驮马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执着的民族精神与抗战力量的象征。(3分)
(2)情感取向:“不能不沉默地有所感动了”“
我们看着那些矮小而矫健的马身上的热汗,和它们口中喷出来的白沫,心里会感到怎样沉重啊”等语句,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驮马因袭重负、险恶困苦的喟叹之情,(1分)饱含着作者对在艰难困苦中不屈行进的驮马的由衷赞美之情,(1分)更是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坚毅不屈的中华民族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感叹与讴歌。(2分)
- 下一篇:《自传:文学生活五十》阅读答案
- 上一篇:《轻时应该去远方》阅读答案及解
相关高中散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