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记叙文阅读 > 《贾芝:飞鸣的播谷鸟》阅读答案 >

《贾芝:飞鸣的播谷鸟》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记叙文阅读时间:2020-05-26
贾芝:飞鸣的播谷鸟 1913 ,贾芝出生于山西襄汾县。 1932 ,到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学习。他崇拜法国象征派诗人,和同学结成诗社。 1937 ,贾芝在戴望舒主编的《新诗》上发表了 贾芝:飞鸣的播谷鸟
1913
,贾芝出生于山西襄汾县。1932
,到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学习。他崇拜法国象征派诗人,和同学结成诗社。1937
,贾芝在戴望舒主编的《新诗》上发表了《播谷乌》,成为他那一时期的代表作:我第一次听见它/ “
布谷布谷”
的叫./
叫了一声,/
又飞到哪儿去了?
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只飞呜的播谷鸟。
诗人艾青是贾芝延安时期的朋友,他打趣地叫贾芝“
播谷乌诗人”
。1988
第四次文代会上,艾青还耿耿于怀地对贾芝说:“
好好的诗不写,搞什么民间文学? ”
贾芝也不想争辩什么。在他看来,自己仍然是一只播谷鸟,在民间文学这块园地开拓、耕耘、播谷。贾芝真正关注和热爱民间文学是从延安开始的。194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场轰轰烈烈的向民间文艺学习的热潮兴起于陕北的山山峁峁。贾芝搜集民歌、民间故事,还创作发表了数十首写战士、农民、工人的新诗。从创作到生活,他彻底摒弃了在北京时的浪漫情怀与绅士风度,完完全全成为一介草民,灰布棉袄外面系一根草绳,断了腿的眼镜用线绳套在耳朵上,唯一留下的一点痕迹,大概只有他随身带着的那把意大利小提琴了。
1950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建,贾芝任秘书组组长,包揽了民研会几乎全部大小事情,刻图章,接待来访,回信,买房作会址,买文具,当会计,一小笔经费就放在贾芝的口袋里,口袋变成了民研会的钱拒。

请给乡下老婆一一民间文学让个座。”
这是贾芝常说的一句话。他还说:“
半个世纪以来,我的主要文艺活动就是为‘
乡下老婆’
争座位。我们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也好,创办《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也好,不为别的,就是为这个。”
1951
,萧三知道贾芝是学法文的,写信给周恩来,建议调他到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工作。周总理立即批示,限他一个礼拜内携家属前往布拉格。贾芝接到周总理签署的调令,意外的高兴,却又意外的惆怅。民研会当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能一走了之吗?贾芝去文化部找沈雁冰和周扬两位部长。沈雁冰说:“
你走了,自然就搞不了民研会了!”
贾芝随即要求考虑派别人去,两位部长商量了一阵,决定派另外一位同志去了布拉格。
上世纪八十代,贾芝身穿破旧的中山服,斜挎着背包,像赶场一样奔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文联两个单位的学术或党组会议。同事们看到他匆忙狼狈又不修边幅的样子,不禁调侃:“
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贾芝倒不介意,还挺开心,丝毫没有一些人说到这句话时那种埋怨待遇低、不受重用、酸溜溜的感觉。
对于民间文学工作来说,调查?录是第一位的,既是为研究做准备,又是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过程。贾芝的研究抛开静坐书斋的研究,实现了与田野的对接。他的研究论文大多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民间文学是鲜活的文学,研究活的文学就不能离开它生长的土地和环境。一位来自基层的学者曾经对贾芝说:“
你们是巴我们那里游在水里活泼泼的鱼拿来晒成鱼干再研究。”
他震撼了,时时以此提醒自己,到田野中去,不仅仅是考察与作业,更是双向的渗透与交融。贾芝每都出行,大多去边关小镇、偏僻山寨。2002
,他90
岁,1
月到广西宜州考察刘三姐故乡,3
月到上海参加学术会议,9
月到江苏常熟白茆乡考察白茆山歌,到苏州吴县考察民间工艺,11
月到湖北宜都青林寺考察健语村,2004
3
月又去河北赵县考察“
二月二”
民俗节日。后来,他不大出门了,但家中客人不断,带来各地的信息。
改革开放以后,贾芝越来越感到中国的民间文学应该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异彩,跻身世界文化之林。他去了十几个国家,介绍中国的民间文学。
他是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播谷鸟。
【节选自《贾芝:飞鸣的播谷鸟》(《光明日报》
09
月08
日)】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
播谷鸟”
的称号源于贾芝的诗歌《播谷鸟》,艾青称他为“
播谷鸟诗人”
,但贾芝真正作为一只耕耘的“
播谷鸟”
,还是体现在民间文学这块田地间。
B. 1942
贾芝深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从此他真正关注和热爱民间文学,不再搞诗歌创作,而是专心搜集民歌和民间故事。
C.
贾芝和民众百姓融为一体,为民间文学研究做了出色的工作,他特意穿戴破旧,把自己打扮成贫民的形象,完全抛弃了过去的浪漫情调和绅士风度。
D.
贾芝形象的把民间文学比成“
乡下老婆”
,自己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是为民间文学争得一席之地,不论是在单位工作,还是到田间地头,都是为此而努力。
E.
贾芝意识到要搞好民间文学工作,调查采录是第一位的,因此90
岁高龄的他还亲自到民间考察;后来就不大出门了,也就失去了接触民间文学的机会。
(2)
贾芝听了基层学者的话后为什么会受到震撼?(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
民间文学”
这块园地,贾芝都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面对是前往布拉格工作,还是继续搞“
民研会”
的两难选择,最终贾芝还是选择了后者。你如何看待的选择?请谈谈你的看法。(8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D
(A2
分,D3
分,C1
分;B“
不再搞诗歌创作”
错, C“
特意穿戴破旧”
错,E“
失去了接触民间文学的机会”
错)
(2
)①
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认识到民间文学一旦脱离了它生长的土地和环境就会失去生命力。(3
分)

因为基层学者的话让贾芝意识到搞民间文学研究不能只静坐在书斋中,必须到民间去。(3
分)
(3
)①
亲自到民间搜集民歌、故事,调查采录。

全面主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

创办《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等。

把中国的民间文学推向世界。
(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4
)赞同他的选择:

选择应该从自己的热爱出发,贾芝深深的热爱民间文学,他的选择是他的最爱。

当时民研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困境中他勇于承担,他的选择体现着负责任的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态度。
不赞同他的选择:

当时国家急需外交人才,选择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应服从国家的需要。

外交工作同样可以施展他的才华。
(观点2
分,理由每点3
分)

相关高中记叙文阅读

推荐高中记叙文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