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记叙文阅读 >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 >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记叙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88 11 月 2 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 霍达: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88
11
月2
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事件发生地采访。
到村子时天已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在村外一问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死者的妻子,一个普通农妇。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du自尽。农妇不善言辞,只会哭:“
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
当地干部口中的“
那个男劳力”
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
没得用了”
,谁来为她伸冤呢?霍达把这呐喊写进了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
第4
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
第6
期转载。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1984
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
包产到户”
的威力,农业投入逐减少。此后连续4
,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
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
失误’
的资格。”“
未来的10
、20
,如果再出现‘
失误’
,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霍达另一部反响巨大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
负特征角斜轧理论”
,一反沿用百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1986
,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手术前医生问他:“
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
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
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没等到《国殇》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仅45
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早逝。据当统计,我国中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对此,霍达大声疾呼:“
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88
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
惊心动魄”
来形容这部作品。
1984
,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
7
月1
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激起了霍达为香港写史的念头。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她早晨8
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
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
香港有谚:“
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
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一次,丈夫来电:“
钱还够吗?”

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
借水行舟”
的机会。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500
万港币,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为写这部香港史,霍达让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在中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
强迫症”
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
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1997
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霍达说:“
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
士’
的本质。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摘编自
10
月20
日《光明日报》)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村干部不让前往采访农民服du自杀事件的霍达进村,是为了保护她们的人身安全。这一方面表现了她采访的不易,一方面反映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现实。
B
.“
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
失误’
的资格。”
霍达以沉重的语调引导读者反思我国的粮食问题,警醒人们关注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荒。
C
.在无缝钢管轧制理论和应用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高建民,在他的“
负特征角斜轧理论”
专利申请即将得到确认之际撒手人寰,令人无比痛惜。
D
.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知识分子英早逝。霍达的大声疾呼源于她对中知识分子群体生存窘况的悲愤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E
.本文介绍了霍达的几部反映现实、关注时代的作品及其创作情况,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有着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女作家形象。

霍达的《民以食为天》和《国殇》两部报告文学在创作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6
分)

从《补天裂》一书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霍达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霍达说:“
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8
分)
【答案】:

答E
给3
分,答D
给2
分, 答A
给 1
分;答B
、C
不给分。(A
项根据上下文来看,村干部不让进村主要是为了阻止她们的调查采访以达到瞒上欺下的目的;B
项“
警醒人们关注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荒”
理解错误,应该是警醒人们不要再让“
失误”
发生;C
项申请专利的是“
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

⑵①
创作缘起相似:被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个案激发,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后落笔成文。②
写作手法(写作内容)相似:由点到面(以小见大),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反映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命运的令人警醒的社会问题。③
创作风格相似:作者倾情投入,文笔犀利,呼吁强烈,富有震撼力。④
创作目的相同:希望唤起社会关注,改善现实状况。⑤
作品反响(影响)相似: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6
分;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无概括文字,总体上扣2
分)
⑶①
具有高度的使命感(或强烈的责任感)。香港回归,激发了作者为香港写史的念头,是文学家的使命感使然。(或答热爱祖国)②
勤奋执着,能吃苦。两只脚踏遍港岛,有时走访到深夜,独自在港经历漫长艰苦的三终于完成此作。③
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为使文字可信,查阅海量资料,让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④
有节操,有傲骨。即使经济窘迫也绝不出卖自己的文字。⑤
心思缜密,虑事周全。通过不同方式妥善保存资料,确保万无一失。(6
分;答出一点给2
分,其中概括1
分,分析1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启示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只为谋生赚钱,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在有限的人生中,应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职业)展示出巨大的价值。)理由:①
克服种种阻碍,深入事件发生地采访,表现出霍达高度的高中.初中阅读答案社会责任感。②
深入调查了解后用犀利的语言揭示本质,警醒社会,霍达的勇气和胆魄令人钦佩。③
在香港回归之际写作港史,让祖国人民铭记这段苦难,霍达的写作与祖国民族息息相关。④
经济窘迫却毅然拒绝写天价传记,不愿意让作品沾染一丝铜臭,霍达的节操堪为楷模。⑤
正是由于心系国家民族,霍达才能见微知著,揭示现象背后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引发巨大反响。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只有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我们的工作产生最大社会价值。
启示二:优秀的作家应以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弊端,警醒世人,改变社会。(作家应该坚守社会良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理由:①
霍达具有敏锐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②
霍达能够深入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掌握翔实材料,从而找出问题症结,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③
霍达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揭出现实弊端,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
霍达坚守良知,敢于为民呐喊,彰显了作家“
铁肩担道义”
的价值追求。⑤
霍达为香港写史,让祖国人民了解漂泊孩子的苦难历程,社会意义深远。如果作家都有霍达一样的社会良知,深入现实,了解民情,写出撼人心魄的文章,对提升国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8
分;观点明确2
分;阐释理由6
分,答出一条给2
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高中记叙文阅读

推荐高中记叙文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