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吕凤子先生》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记叙文阅读时间:2020-05-26
怀念吕凤子先生 张 霖 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是江苏丹阳人。他早在 1910 就在上海创办 神洲美术社 ,是我国兴办现代美术教育的第一人。 1949 10 月,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时被选为苏南地 怀念吕凤子先生
张 霖
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是江苏丹阳人。他早在1910
就在上海创办“
神洲美术社”
,是我国兴办现代美术教育的第一人。
1949
10
月,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时被选为苏南地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讨论国家大事,吕凤子先生时63
岁,而我只是20
多岁初出茅庐的小青,平时他不外出,我将他如父辈一样尊敬和侍奉,潜心学习,聆听教诲。我向他展示我的一幅梅花,请求指教。他赞扬我的画趣味性强,但又指出作画要“
立意”
、“
为象”
、“
写形”
、“
貌色”
、“
置阵布势”
通盘考虑成熟,方可动笔而一气呵成。谆谆教导之余,吕凤子先生即兴展纸,略加思索,泼墨挥毫,纵横挥洒,立成迎雪怒放艳丽多姿的一幅梅花,题词是“
香自苦寒来”
。我把这幅画视为珍宝收藏,但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致成终身遗憾。
吕凤子先生爱用长锋羊毫悬腕作画,且腕力过人。他笔下的线条,厚实有力,雄浑朴茂,轻逸妙深,极具草篆的独特韵味。他的这种表现技法,达到出神入化之妙,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徐悲鸿是在上海跟吕凤子先生学习素描的学生,后来留学法国。回国后吕凤子先生又推荐他到“
中央大学”
艺术系任教,那时候的艺术系分两组,一组为中国画,一组为西洋画。当时,徐悲鸿认为自己的中国画水平不及西洋画,何不乘机向吕凤子先生学习水墨画和书法,以求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于是对吕凤子先生说:“
以前您教过我素描,现在我再向您学习中国画。”
吕凤子先生抱拳答曰:“
你是西洋画大师,怎敢收你为弟子?”
徐悲鸿坦诚地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嘛,不必推辞。”
吕凤子先生执意不肯,徐悲鸿转个弯说:“
那就做一个亦师亦友的好同道吧!”
吕凤子先生这才答应,而后徐悲鸿中国画的画艺大进,他笔下的奔马、人物、花卉,都受到吕凤子先生用笔的影响。
还有一次,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
不久,在法国巴黎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十个国家的顶级艺术大师参展,您应该寄点作品去试试。”
吕凤子先生谦虚地说:“
不行,不行,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
徐悲鸿说:“
先生承历史之传统,开当代之新风,三百来第一人,非先生莫属。”
吕凤子先生连忙插话说:“
三百来第一人之说,实在不妥、不妥,清代乾隆间的扬州八怪还没有超过二百哩,我岂敢列其前?”
眼看说不服吕凤子先生,徐悲鸿便擅自瞒着他,悄悄地把教授休息室内的《庐山之云》卸下来寄往巴黎,代他报名参展。评奖时,果然一致投票评中国画《庐山之云》为一等奖。数月后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明《庐山之云》出国参展获奖经过,并将一枚圆形奖章面交吕凤子先生留作纪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在师生中传为佳话美谈。
吕凤子先生桃李满天下。徐悲鸿、李可染等都是画坛名流、各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但见到吕凤子先生,皆鞠躬称“
先生”
,恭谨侍坐,从不大声言笑。
旅居美国的温新榆先生是吕凤子先生的外甥。一次宴会上,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得知温先生是江苏丹阳人,便问道:“
有位吕凤子先生你知道吗?”
温先生答道:“
他就是我的大舅父。”
他听了,很高兴地对温先生说:“
原来吕凤子先生是你舅父,我和他当在上海的时侯熟得很!他的才艺之高,当代无人可与其匹。但他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啦!”
人们告诉温先生,这位大画家就是张大千。
吕凤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能与时俱进。抗战后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民主人士黄齐生先生被当局迫害逃到重庆,吕凤子先生毅然用高薪聘请他到正则艺专任文史教授。1944
冬黄齐生赴延安时,正则师生送延安书画百幅,以表达对抗战圣地的慰问之情。其中有吕凤子先生的罗汉两幅,一题“
寿者像”
专赠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特地写信向吕凤子先生致谢,还请黄齐生先生带一条毛毯回赠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先生德艺双馨。他的人生和学术思想永远为我们崇敬和学习。他对国画艺术做出的贡献,不仅是我们艺术界的骄傲,也是所有华夏儿女的自豪。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
.吕凤子先生为“
我”
所作的一幅“
香自苦寒来”
的梅花图,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对此,作者在愧疚的同时对文革的无序混乱进行了反思。
B
.徐悲鸿意欲向吕凤子学习中国画,但遭到婉言拒绝,对此,徐悲鸿只好采取策略,迫使吕凤子就范,最终成了“
亦师亦友的好同道”
。
C
.徐悲鸿擅将吕凤子的中国画《庐山之云》送往巴黎,结果一举中奖,可见吕凤子画艺之高妙。这段佳话成为门生为老师当伯乐的典范。
D
.黄齐生作为教育家和民主人士被当局迫害,然而吕凤子先生却将他引为座上宾,足见其超人的胆略和气魄,深受毛泽东的敬重,后赠一毛毯以示褒奖。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了吕凤子先生的种种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绘画大师的光辉形象。
(2)
吕凤子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有哪些主张和独到之处?请概括说明。(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回忆性的传记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吕凤子的性格特点,请分条列举并简要说明。(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吕凤子、徐悲鸿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他们在精神品格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A
项,“
对文革的无序混乱进行了反思”
与作者的意图不符;B
项,“
迫使吕凤子就范”
与文意不符;D
项,“
深受毛泽东的敬重”
与原文不符,“
后赠一毛毯以示褒奖”
张冠李戴。
(2)
解析:本题考查从原文中筛选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文章的第二和第三段从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吕凤子在绘画方面的理论主张和艺术技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法,归纳并整理相关信息即可。
答案:①
强调作画要注意趣味性;(2
分)②
要通盘考虑“
立意”
、“
为象”
、“
写形”
、“
貌色”
、“
置阵布势”
等方面;(2
分)③
笔下的线条,厚实有力,雄浑朴茂,轻逸妙深,极具草篆的独特韵味。(2
分)
(3)
解析:研读全文,筛选出文中关于“
谦虚”“
淡泊名利”“
追求真理”
的表述,将这些内容转述作为自己的答案,加以整理概括即可。
答案:①
善于提携后进。吕凤子先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
我”
作画。(1
分)②
谦虚。婉拒徐悲鸿提出求师。(1
分)③
淡泊名利,不愿参加法国巴黎将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2
分)④
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延请被当局迫害的黄齐生,作画表达对抗战圣地的慰问。(2
分)
(4)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质的题目。仔细阅读原文,找出三人在精神品格上的相似之处,根据题干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相似之处:①
善于向他人请教;②
真诚、谦虚;③
崇尚淡泊名利。(2
分)
启示:①
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必须不断提高水平。②
要谦虚,勇于向某方面有特长的人虚心请教,以弥补自己的不足。③
要坚守自我,从容淡定,将名利放置一边。④
要真诚尊重同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6
分)
张 霖
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是江苏丹阳人。他早在1910
就在上海创办“
神洲美术社”
,是我国兴办现代美术教育的第一人。
1949
10
月,我与吕凤子先生同时被选为苏南地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讨论国家大事,吕凤子先生时63
岁,而我只是20
多岁初出茅庐的小青,平时他不外出,我将他如父辈一样尊敬和侍奉,潜心学习,聆听教诲。我向他展示我的一幅梅花,请求指教。他赞扬我的画趣味性强,但又指出作画要“
立意”
、“
为象”
、“
写形”
、“
貌色”
、“
置阵布势”
通盘考虑成熟,方可动笔而一气呵成。谆谆教导之余,吕凤子先生即兴展纸,略加思索,泼墨挥毫,纵横挥洒,立成迎雪怒放艳丽多姿的一幅梅花,题词是“
香自苦寒来”
。我把这幅画视为珍宝收藏,但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致成终身遗憾。
吕凤子先生爱用长锋羊毫悬腕作画,且腕力过人。他笔下的线条,厚实有力,雄浑朴茂,轻逸妙深,极具草篆的独特韵味。他的这种表现技法,达到出神入化之妙,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徐悲鸿是在上海跟吕凤子先生学习素描的学生,后来留学法国。回国后吕凤子先生又推荐他到“
中央大学”
艺术系任教,那时候的艺术系分两组,一组为中国画,一组为西洋画。当时,徐悲鸿认为自己的中国画水平不及西洋画,何不乘机向吕凤子先生学习水墨画和书法,以求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于是对吕凤子先生说:“
以前您教过我素描,现在我再向您学习中国画。”
吕凤子先生抱拳答曰:“
你是西洋画大师,怎敢收你为弟子?”
徐悲鸿坦诚地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者为师嘛,不必推辞。”
吕凤子先生执意不肯,徐悲鸿转个弯说:“
那就做一个亦师亦友的好同道吧!”
吕凤子先生这才答应,而后徐悲鸿中国画的画艺大进,他笔下的奔马、人物、花卉,都受到吕凤子先生用笔的影响。
还有一次,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
不久,在法国巴黎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十个国家的顶级艺术大师参展,您应该寄点作品去试试。”
吕凤子先生谦虚地说:“
不行,不行,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
徐悲鸿说:“
先生承历史之传统,开当代之新风,三百来第一人,非先生莫属。”
吕凤子先生连忙插话说:“
三百来第一人之说,实在不妥、不妥,清代乾隆间的扬州八怪还没有超过二百哩,我岂敢列其前?”
眼看说不服吕凤子先生,徐悲鸿便擅自瞒着他,悄悄地把教授休息室内的《庐山之云》卸下来寄往巴黎,代他报名参展。评奖时,果然一致投票评中国画《庐山之云》为一等奖。数月后徐悲鸿对吕凤子先生说明《庐山之云》出国参展获奖经过,并将一枚圆形奖章面交吕凤子先生留作纪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在师生中传为佳话美谈。
吕凤子先生桃李满天下。徐悲鸿、李可染等都是画坛名流、各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但见到吕凤子先生,皆鞠躬称“
先生”
,恭谨侍坐,从不大声言笑。
旅居美国的温新榆先生是吕凤子先生的外甥。一次宴会上,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得知温先生是江苏丹阳人,便问道:“
有位吕凤子先生你知道吗?”
温先生答道:“
他就是我的大舅父。”
他听了,很高兴地对温先生说:“
原来吕凤子先生是你舅父,我和他当在上海的时侯熟得很!他的才艺之高,当代无人可与其匹。但他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啦!”
人们告诉温先生,这位大画家就是张大千。
吕凤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能与时俱进。抗战后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民主人士黄齐生先生被当局迫害逃到重庆,吕凤子先生毅然用高薪聘请他到正则艺专任文史教授。1944
冬黄齐生赴延安时,正则师生送延安书画百幅,以表达对抗战圣地的慰问之情。其中有吕凤子先生的罗汉两幅,一题“
寿者像”
专赠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特地写信向吕凤子先生致谢,还请黄齐生先生带一条毛毯回赠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先生德艺双馨。他的人生和学术思想永远为我们崇敬和学习。他对国画艺术做出的贡献,不仅是我们艺术界的骄傲,也是所有华夏儿女的自豪。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
.吕凤子先生为“
我”
所作的一幅“
香自苦寒来”
的梅花图,不幸在文革中被劫失,至今未找回。对此,作者在愧疚的同时对文革的无序混乱进行了反思。
B
.徐悲鸿意欲向吕凤子学习中国画,但遭到婉言拒绝,对此,徐悲鸿只好采取策略,迫使吕凤子就范,最终成了“
亦师亦友的好同道”
。
C
.徐悲鸿擅将吕凤子的中国画《庐山之云》送往巴黎,结果一举中奖,可见吕凤子画艺之高妙。这段佳话成为门生为老师当伯乐的典范。
D
.黄齐生作为教育家和民主人士被当局迫害,然而吕凤子先生却将他引为座上宾,足见其超人的胆略和气魄,深受毛泽东的敬重,后赠一毛毯以示褒奖。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了吕凤子先生的种种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绘画大师的光辉形象。
(2)
吕凤子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有哪些主张和独到之处?请概括说明。(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回忆性的传记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吕凤子的性格特点,请分条列举并简要说明。(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吕凤子、徐悲鸿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他们在精神品格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A
项,“
对文革的无序混乱进行了反思”
与作者的意图不符;B
项,“
迫使吕凤子就范”
与文意不符;D
项,“
深受毛泽东的敬重”
与原文不符,“
后赠一毛毯以示褒奖”
张冠李戴。
(2)
解析:本题考查从原文中筛选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文章的第二和第三段从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吕凤子在绘画方面的理论主张和艺术技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法,归纳并整理相关信息即可。
答案:①
强调作画要注意趣味性;(2
分)②
要通盘考虑“
立意”
、“
为象”
、“
写形”
、“
貌色”
、“
置阵布势”
等方面;(2
分)③
笔下的线条,厚实有力,雄浑朴茂,轻逸妙深,极具草篆的独特韵味。(2
分)
(3)
解析:研读全文,筛选出文中关于“
谦虚”“
淡泊名利”“
追求真理”
的表述,将这些内容转述作为自己的答案,加以整理概括即可。
答案:①
善于提携后进。吕凤子先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
我”
作画。(1
分)②
谦虚。婉拒徐悲鸿提出求师。(1
分)③
淡泊名利,不愿参加法国巴黎将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2
分)④
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延请被当局迫害的黄齐生,作画表达对抗战圣地的慰问。(2
分)
(4)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质的题目。仔细阅读原文,找出三人在精神品格上的相似之处,根据题干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相似之处:①
善于向他人请教;②
真诚、谦虚;③
崇尚淡泊名利。(2
分)
启示:①
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必须不断提高水平。②
要谦虚,勇于向某方面有特长的人虚心请教,以弥补自己的不足。③
要坚守自我,从容淡定,将名利放置一边。④
要真诚尊重同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6
分)
- 下一篇:安勇《分析题》阅读答案
- 上一篇:《她是美国第一座女人雕像》阅读
相关高中记叙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