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古诗词阅读 >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阅读答案 >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古诗词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 注 ] 到而今,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

]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

)


词中写了哪些

风尘恶

的景象?
(4

)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

)
【参考答案】
⑴想当,到而今。
借代。

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考点】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解析】这首词创作时代较耳熟能详的“怒民冲冠”词略早,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珠翠”,妇女佩带的首饰,这里指代宫女。“珠翠绕”当然也是夸张说法。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笔(回应“想当”),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效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ldqu初中.高中阅读答案o;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从“想当”、“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纵观全题:题目考点实实在在,考查难度适中适度。
满江红·登黄鹤楼

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

前珠翠绕,蓬壶殿

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注]

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

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

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

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1)
.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4
分)




(2)
.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2
分)



参考答案:
9.
(1
)(4
分)参考答案一: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以“
荒烟”
中的城郭、布满郊畿的“
铁骑”
写出了现实中的荒芜残破,以“
花遮柳护”“
珠翠绕”“
笙歌作”
等写出了昔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
参考答案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先通过“
荒烟”
和破败的城郭,抒写了作者面对国家残破的伤悲;然后通过“
花”“
柳”“
珠翠”“
笙歌”
等意象描绘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最后写敌人铁骑践踏国土,含蓄地表达了对金人入侵的愤怒。
(1
)(2
分)本词既抒发了词人面对国土沦陷、山河残破的伤痛之情,也表达了渴望以身报国,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答对一点给1
分;语意相近即可)

相关高中古诗词阅读

推荐高中古诗词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