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高中阅读 > 高中古诗词阅读 > 《长安秋望》阅读答案 >

《长安秋望》阅读答案

栏目:高中古诗词阅读时间:2020-05-26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 ① 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② 。 【注】 ① 《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

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晋书
·
张翰传》: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


《左传
·
成公九》:

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

南冠而絷者,谁也?

有司对曰:

郑人所献楚囚也。
’”
后以

南冠
”“
楚囚

为囚徒的代称。
8
.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5
分)
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8
.(
5
分)
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
2
分)

残星几点

是目见,

长笛一声

是耳闻;

雁横塞

取动势,

人倚楼

取静态。(
1
分)这些景物无不触发诗人孤寂、惆怅的愁思,从而坚定了诗人归去的决心。(
2
分)
9.

6
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
2
分)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4
分)(结合其它诗句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14.
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七言 (1
分)
15.
下面选项中对本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颔联中的“
残”
、“
雁”
呼应了首联“
凄清”
一词。
B.
颈联中“
菊”
取意于“
采菊东篱下”
,示有归隐之念。
C. “
红衣落尽渚莲愁”
一句诗人采用了移情的手法。
D. “
鲈鱼”
用了典故,同时也是诗人回乡的动因。
16.
杜牧称赞赵嘏为“
赵倚楼”
。请对此加以赏析。(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律诗(1
分)
15.D
(3
分)
16.“
长笛一声人倚楼”
作为传世之句从听觉、视觉来展现情高中.初中阅读答案景,富有画面感,人与景融合,意境动人,且点出了诗题“
秋望”
之意,抒发了诗人秋日寂寥之情和欲归而不得的心情。(4
分)
要点:“
倚楼”
所看到的景物(从听觉、视觉来展现情景)(2
分)特征:寂寥、凄凉、凄清等(1
分)抒发了诗人思归、思乡之情(1
分)

相关高中古诗词阅读

推荐高中古诗词阅读

重点栏目推荐

高中记叙文阅读 高中说明文阅读 高中议论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阅读 高中古诗词阅读 高中现代文阅读 高中现代诗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 高中名著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 高中课内阅读 高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