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词语大全 > 词语典故 > 反裘负刍的历史典故 >

反裘负刍的历史典故

栏目:词语典故时间:2020-05-24

反裘负刍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于涂侧者。”裘是皮袄,刍是柴草,反穿皮袄(毛朝里)负柴,说明贫人对皮衣的爱护。因以“反裘负刍&rdquo,经典语录; 形容人的贫苦劳悴。又,因为皮袄反穿,磨破了皮,毛也将脱落,故又以比喻愚昧无知,本末倒置。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www.xxffw.com:‘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亦作“反裘负薪”。

相关词语典故

推荐词语典故

重点栏目推荐

词语大全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大全 造句大全 成语造句 俗语大全 谚语大全 词语典故 好词好句 成语故事 形容的成语 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