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网
首页 > 初中阅读 > 初中阅读指导 > 《我爱这土地》《乡愁》课后练习答案 >

《我爱这土地》《乡愁》课后练习答案

栏目:初中阅读指导时间:2020-05-26
《诗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涵 《诗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整体把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涵。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
(
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
)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二、欣赏《我爱这土地》,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
  
2
、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
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两处难点,进而加深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1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
(
祖国
)
”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初中.高中阅读答案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三、《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四、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
《乡愁》,席慕蓉。诗略
)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同类题材诗歌的比较阅读。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
80
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相关初中阅读指导

推荐初中阅读指导

重点栏目推荐

初中记叙文阅读 初中说明文阅读 初中议论文阅读 初中散文阅读 初中诗歌阅读 初中文言文阅读 初中课内阅读 初中名著阅读 初中小说阅读 初中阅读指导
学习方法网 电脑版

© 2017 学习方法网-提供各种学习方法!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