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阅读答案
栏目:初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文,完成 20~22题。 ( 8分)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 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
(8分)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
。
②何谓静气?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例,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 利 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 利 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和耐心的历练。
④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领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报刊文萃》第1期,有删改)
20.请结合第②段内容,为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个观点句。(2分)
21.第②段引用古人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2.阅读③~④段,简述作者是怎样围绕“如何培养静气”展开论述的。(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评分:本题2分。
21.形象地阐释了静气的具体表现,引出“静气”的含义。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22.示例: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第③段列举杨 利 伟的事例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在第④段先从反面强调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接着又从正面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善养正气。评分:本题4分。论述思路3分,表达条理清晰1分。
(8分)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
。
②何谓静气?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例,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 利 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 利 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和耐心的历练。
④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领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报刊文萃》第1期,有删改)
20.请结合第②段内容,为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个观点句。(2分)
21.第②段引用古人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2.阅读③~④段,简述作者是怎样围绕“如何培养静气”展开论述的。(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评分:本题2分。
21.形象地阐释了静气的具体表现,引出“静气”的含义。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22.示例: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第③段列举杨 利 伟的事例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在第④段先从反面强调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接着又从正面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善养正气。评分:本题4分。论述思路3分,表达条理清晰1分。
- 下一篇:《每天进步一点点》阅读答案
- 上一篇:《朋友四型》阅读答案
相关初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