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阅读答案
栏目:初中议论文阅读时间:2020-05-26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王师北 ①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我看,它有自己数千发展起来的文化内涵。如果加以挖掘,对治疗当代人的偏执病,认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可能大有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王师北
①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我看,它有自己数千发展起来的文化内涵。如果加以挖掘,对治疗当代人的偏执病,认识传统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文化的生命力,可能大有好处。
②
举例来说,“端午文化”首先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民俗文化。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是否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这些问题,只有专家研究,民众并不需要等待一个标准答案,才能拿到过端午节的门票。观察各地对端午节从来就有各自的内容。湘江流域纪念屈原,苏州地区纪念伍子胥,浙江一些地方纪念曹娥,别的地方或许另有其他说法,这有什么要紧呢?大家从来就是相互并存,端午节也因此过得丰富多彩。从来没有你死我活的纷争,也从来没有唯我独尊的专横。不狭隘,不偏窄,不具有排他性,民俗是什么?民俗从来就不是皇上颁布的口令。老祖宗传下来,说法愈来愈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有什么必要非得统一标准,弄一个“正宗”端午节呢?
③
同时,“端午节”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赛事文化。它并不规定,什么人可以过这个节日,什么人就不可以过这个节日,谁都能够参与。钱多的是钱多的过法,钱少的也有钱少的过法。与农事的关系,它也调节得很好。民间有所谓“忙端午”、“闲端午”的说法,就体现着这种调节。有人说,端午节祭祀屈原,屈原是爱国诗人,所以端午节就是提倡爱国主义,就是爱国文化。我欣赏这种努力,但是并不觉得这是端午节的唯一主题。对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端午不仅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而且是一个组织龙舟竞赛的好日子。这就是他们爱好的体育运动,也是他们能够亲自参与的体育竞赛。这种赛事活动其实是民间健身运动的雏形。它在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延续的历史之悠久,令人惊叹,也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④
总之,“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它的多样性、发展性,人们有目共睹。有人弘扬它,固然热热闹闹,有人扼杀它,也难斩草除根。它顽强的生命力,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气魄。以我的孤陋寡闻,就在20
世纪之中,至少曾经发生过两次对它的“禁止和打断”。一次在上世纪20
代之前,陈洵1921
端午节后写过一首词《西平乐》,小序云:“竞渡吊屈,废且十。今三月廿八日,江上忽见旗鼓,居人走告,惊若非常,意既不解,则以为岁时风物之异而已。”大意说,端午节赛龙舟怀念诗人屈原,这种活动已经停止10
。今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江上忽然看见旗鼓喧天,居民奔走相告,惊喜得不同寻常。刘斯翰《海绡词笺注》云:“1911
辛亥革 命后不作端午竞渡,以迄于今(1921
)。”另一次在上世纪60
代。2004
7
月26
日 《大公报》发表邵燕祥《端午的尴尬》,邵 先生说:“尴尬的是我们大陆从1949
起不但要‘破除迷信’,而且要‘移风易俗’,民间的风俗,民俗的节日,至少是淡化处理……人们过端午、中秋,只是因为‘习惯的势力是顽强的’,也简化到只是吃粽子、吃月饼了。”他说:“在那狂风暴雨般的革命形势下,横扫一切,稍有违抗‘格杀勿论’,多少有形的国宝毁于一旦,谁还管得了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何况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新春节没有废除,但强调要过‘革 命化的新’、‘革命化的春节’,而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无革 命化之可言,也就不在话下了。”看看这种“经过暴力的禁止和打断”的端午节,今天竟然过得这般有滋有味,可见,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选自《江南时报》有改动)
11
、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
3
分)
12
、文章第
①
段以设问开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3
分)
13
、文章的第
②
段和第
③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段与第
④
段在结构上又有怎样的联系?(
4
分)
14
、文章第
④
段为什么要引用邵燕祥《端午的尴尬》一文中的话?(
4
分)
15
、文章第
②
段中画线的句子如果改为“没有必要强行统一标准,弄一个‘正宗’的端午节。”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3分
12、这样写能突出中心议题,提醒读者注意,引导人们思考;2分 并使行文富于变化,形成跌宕之势。1分 共3分
13、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端午节是一种什么文化 2分 这两段与第④段是总分关系;前两段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论述了端午节文化的特征。第④段则是对前两段的概括与总结。2分 共4分
14、文章引用邵燕祥《端午的尴尬》的话,旨在表明端午节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分 照应本段开头的中心句,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共4分
15、不好。1分 因为原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语气就减弱了,不能充分表达端午节的说法不必统一标准,追求“正宗”的观点与情感。3分(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共4分
王师北
①
“端午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我看,它有自己数千发展起来的文化内涵。如果加以挖掘,对治疗当代人的偏执病,认识传统初中.高中阅读答案文化的生命力,可能大有好处。
②
举例来说,“端午文化”首先是一种兼容性很强的民俗文化。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是否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这些问题,只有专家研究,民众并不需要等待一个标准答案,才能拿到过端午节的门票。观察各地对端午节从来就有各自的内容。湘江流域纪念屈原,苏州地区纪念伍子胥,浙江一些地方纪念曹娥,别的地方或许另有其他说法,这有什么要紧呢?大家从来就是相互并存,端午节也因此过得丰富多彩。从来没有你死我活的纷争,也从来没有唯我独尊的专横。不狭隘,不偏窄,不具有排他性,民俗是什么?民俗从来就不是皇上颁布的口令。老祖宗传下来,说法愈来愈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有什么必要非得统一标准,弄一个“正宗”端午节呢?
③
同时,“端午节”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赛事文化。它并不规定,什么人可以过这个节日,什么人就不可以过这个节日,谁都能够参与。钱多的是钱多的过法,钱少的也有钱少的过法。与农事的关系,它也调节得很好。民间有所谓“忙端午”、“闲端午”的说法,就体现着这种调节。有人说,端午节祭祀屈原,屈原是爱国诗人,所以端午节就是提倡爱国主义,就是爱国文化。我欣赏这种努力,但是并不觉得这是端午节的唯一主题。对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端午不仅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而且是一个组织龙舟竞赛的好日子。这就是他们爱好的体育运动,也是他们能够亲自参与的体育竞赛。这种赛事活动其实是民间健身运动的雏形。它在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延续的历史之悠久,令人惊叹,也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④
总之,“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它的多样性、发展性,人们有目共睹。有人弘扬它,固然热热闹闹,有人扼杀它,也难斩草除根。它顽强的生命力,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气魄。以我的孤陋寡闻,就在20
世纪之中,至少曾经发生过两次对它的“禁止和打断”。一次在上世纪20
代之前,陈洵1921
端午节后写过一首词《西平乐》,小序云:“竞渡吊屈,废且十。今三月廿八日,江上忽见旗鼓,居人走告,惊若非常,意既不解,则以为岁时风物之异而已。”大意说,端午节赛龙舟怀念诗人屈原,这种活动已经停止10
。今
辛亥革 命后不作端午竞渡,以迄于今(1921
)。”另一次在上世纪60
代。
7
月26
日
起不但要‘破除迷信’,而且要‘移风易俗’,民间的风俗,民俗的节日,至少是淡化处理……人们过端午、中秋,只是因为‘习惯的势力是顽强的’,也简化到只是吃粽子、吃月饼了。”他说:“在那狂风暴雨般的革命形势下,横扫一切,稍有违抗‘格杀勿论’,多少有形的国宝毁于一旦,谁还管得了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何况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新春节没有废除,但强调要过‘革 命化的新’、‘革命化的春节’,而
(选自《江南时报》有改动)
11
、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
3
分)
12
、文章第
①
段以设问开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3
分)
13
、文章的第
②
段和第
③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段与第
④
段在结构上又有怎样的联系?(
4
分)
14
、文章第
④
段为什么要引用邵燕祥《端午的尴尬》一文中的话?(
4
分)
15
、文章第
②
段中画线的句子如果改为“没有必要强行统一标准,弄一个‘正宗’的端午节。”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端午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传统文化,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3分
12、这样写能突出中心议题,提醒读者注意,引导人们思考;2分 并使行文富于变化,形成跌宕之势。1分 共3分
13、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端午节是一种什么文化 2分 这两段与第④段是总分关系;前两段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论述了端午节文化的特征。第④段则是对前两段的概括与总结。2分 共4分
14、文章引用邵燕祥《端午的尴尬》的话,旨在表明端午节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分 照应本段开头的中心句,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 共4分
15、不好。1分 因为原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语气就减弱了,不能充分表达端午节的说法不必统一标准,追求“正宗”的观点与情感。3分(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共4分
- 下一篇:《阅读莫入“伪科学”陷阱》阅读
- 上一篇:阅读《善败者不亡》(10分)
相关初中议论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