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后杞菊赋 并叙》阅读答案
栏目:初中文言文阅读时间:2020-05-26
后杞菊赋 并叙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 后杞菊赋 并叙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大守
?
前宾客之造请,后椽属之趋走。朝衙迭午,夕坐过酋。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
”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
?
何者为美
?
何者为陋
?
或粮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注:苏轼四十岁作此赋,时任密州知县。密州即“郊西”。这密州蝗虫成灾,民不聊生。
21
.“赋”最早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赋文”在___
(
朝代
)
得到发展。
(2
分
)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杞菊”、“草木”都是野菜的代名词。
B
.苏轼“移守胶西”后生活条件恶劣,“不堪其忧”。
C
.本赋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引人入胜,不落窠臼。
D
.本文曲笔隐忍,婉转嘲讽,寓怒骂于嬉笑之中。
23
.对“人生一世,如屈伸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人活着就应该像手臂一样伸屈自如,活出自我。
B
.人活了一辈子,受点委屈是免不了的。
C
.人活一辈子,面对不同的境遇,要学会能屈能伸。
D
.人只要能长寿,就不用管贫、富、美、陋。
24
.作为太守,苏轼“为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作为作家,苏轼此“赋”与课本中的“赋”文相比有□□□
□的特色。
(3
分
)
25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
(
六
)
》中说:“三代以下的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请对照本赋,从中你能看出苏轼怎样的人品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2l
-
25
题。
(15
分
)
21
.汉代或汉朝
22
.
B
23
.
C
24
.廉洁奉公、艰苦朴素
1
分节衣缩食、勤政爱民;形式创新
(
新颖
)
25
.要点:从新颖的构思看出有创新精神;从“怀疑”到“可信”看出实事求是;从“家日益贫”还能作赋自嘲看出平和的生活观;从对贫富、美陋的态度中可以看出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观;从与百姓共同抗灾看出平等、自律的生命观。
参考译文:
唐代一个自号天随生的诗人陆龟蒙,说自己常吃枸杞和菊花,五月间,杞、菊枝叶老硬,气味苦涩,还是一样吃。他于是作了一篇《杞菊赋》来宽解自己。开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始,我曾经怀疑过,士大夫遭遇不好,可以清心寡欲,降低一点生活水准就行了,说饿到吃草木,就过分了。现在,我觉得他讲得不错。我作官十九,家里越来越贫困,吃的、穿的还比不上过去。本来认为,到了密州知州任以后,可以得到饱食,然而,厨里空空的,家里人要吃饭,同僚们要吃饭,整日忧愁,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于是,我与本州的副长官刘庭式君每天沿着密州的古城和荒废了的园圃,寻找枸杞和菊花,吃起来有滋有味,摩着肚子,看着对方,会心地一笑。我认为天随生说得不错,是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于是,做这篇《后杞菊赋》,一面自解,一面自宽。
“唉呀,我的苏先生,谁叫你在堂上称太守?你看,你身前有众多宾客的拜访、请托,身后有众多的办事人员来往奔走。你从早上进衙办公,一直到中午,一直到傍晚酉时。这样辛劳,却从来没有见过你桌上放着酒杯,你只是拿着杞和菊来欺骗自己的口腹。人们对着你的饭桌就皱起了眉头,拿起筷子就想吐。你不会不知道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弟弟阴就将军,用麦饭和葱叶来接待大儒井丹,井丹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与不敬,推去不吃。现在,你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吃起杞、菊来。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里还这么眷恋,难道你的家乡什么都没有?你可以辞官回乡嘛。”
先生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知道吗?人生一世,好比臂肘的一伸一屈,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的人吃麦糠和杂在糠中没有破碎的麦粒却肥肥胖胖,有的人顿顿山珍海味却又黑又瘦。晋朝何曾吃起饭来,肴菜摆满了方丈的桌子,南齐瘐杲之吃饭只有三九(韭),除了韭,还是韭。许多人就是在梦中,也要分出谁吃的丰盛,谁吃的寒素。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其结果都是身死骨朽。我现在正以杞、菊为干粮,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实,冬天吃根。我自信能活上百岁,和住在西河的孔子学生子夏差不多,和住在南阳郦县山中饮甘谷水的人一样高寿。”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大守
?
前宾客之造请,后椽属之趋走。朝衙迭午,夕坐过酋。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
”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
?
何者为美
?
何者为陋
?
或粮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注:苏轼四十岁作此赋,时任密州知县。密州即“郊西”。这密州蝗虫成灾,民不聊生。
21
.“赋”最早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赋文”在___
(
朝代
)
得到发展。
(2
分
)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杞菊”、“草木”都是野菜的代名词。
B
.苏轼“移守胶西”后生活条件恶劣,“不堪其忧”。
C
.本赋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引人入胜,不落窠臼。
D
.本文曲笔隐忍,婉转嘲讽,寓怒骂于嬉笑之中。
23
.对“人生一世,如屈伸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人活着就应该像手臂一样伸屈自如,活出自我。
B
.人活了一辈子,受点委屈是免不了的。
C
.人活一辈子,面对不同的境遇,要学会能屈能伸。
D
.人只要能长寿,就不用管贫、富、美、陋。
24
.作为太守,苏轼“为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作为作家,苏轼此“赋”与课本中的“赋”文相比有□□□
□的特色。
(3
分
)
25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
(
六
)
》中说:“三代以下的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请对照本赋,从中你能看出苏轼怎样的人品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2l
-
25
题。
(15
分
)
21
.汉代或汉朝
22
.
B
23
.
C
24
.廉洁奉公、艰苦朴素
1
分节衣缩食、勤政爱民;形式创新
(
新颖
)
25
.要点:从新颖的构思看出有创新精神;从“怀疑”到“可信”看出实事求是;从“家日益贫”还能作赋自嘲看出平和的生活观;从对贫富、美陋的态度中可以看出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观;从与百姓共同抗灾看出平等、自律的生命观。
参考译文:
唐代一个自号天随生的诗人陆龟蒙,说自己常吃枸杞和菊花,五月间,杞、菊枝叶老硬,气味苦涩,还是一样吃。他于是作了一篇《杞菊赋》来宽解自己。开初中.高中阅读答案始,我曾经怀疑过,士大夫遭遇不好,可以清心寡欲,降低一点生活水准就行了,说饿到吃草木,就过分了。现在,我觉得他讲得不错。我作官十九,家里越来越贫困,吃的、穿的还比不上过去。本来认为,到了密州知州任以后,可以得到饱食,然而,厨里空空的,家里人要吃饭,同僚们要吃饭,整日忧愁,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于是,我与本州的副长官刘庭式君每天沿着密州的古城和荒废了的园圃,寻找枸杞和菊花,吃起来有滋有味,摩着肚子,看着对方,会心地一笑。我认为天随生说得不错,是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于是,做这篇《后杞菊赋》,一面自解,一面自宽。
“唉呀,我的苏先生,谁叫你在堂上称太守?你看,你身前有众多宾客的拜访、请托,身后有众多的办事人员来往奔走。你从早上进衙办公,一直到中午,一直到傍晚酉时。这样辛劳,却从来没有见过你桌上放着酒杯,你只是拿着杞和菊来欺骗自己的口腹。人们对着你的饭桌就皱起了眉头,拿起筷子就想吐。你不会不知道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弟弟阴就将军,用麦饭和葱叶来接待大儒井丹,井丹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与不敬,推去不吃。现在,你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吃起杞、菊来。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里还这么眷恋,难道你的家乡什么都没有?你可以辞官回乡嘛。”
先生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知道吗?人生一世,好比臂肘的一伸一屈,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的人吃麦糠和杂在糠中没有破碎的麦粒却肥肥胖胖,有的人顿顿山珍海味却又黑又瘦。晋朝何曾吃起饭来,肴菜摆满了方丈的桌子,南齐瘐杲之吃饭只有三九(韭),除了韭,还是韭。许多人就是在梦中,也要分出谁吃的丰盛,谁吃的寒素。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其结果都是身死骨朽。我现在正以杞、菊为干粮,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实,冬天吃根。我自信能活上百岁,和住在西河的孔子学生子夏差不多,和住在南阳郦县山中饮甘谷水的人一样高寿。”
- 下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
- 上一篇:沈括《梵天寺木塔》《解州盐池》
相关初中文言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