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浣花溪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栏目:初中文言文阅读时间:2020-05-26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811题。(13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1题。(13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心乐
之
___________(2)?
然不动
_________
(3)西
折纤秀长曲 ___________
(4)则以
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___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___
10.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修辞)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点?(3分)
___
11.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必须是本学期学习的)。(2分)
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1)以……为乐(2)愣住,呆呆地(3)向西,往西(4)因为
9.(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初中.高中阅读答案上。)(2分)
(2)行走了三四里路,就是(到了)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10.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1分);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11.杜甫。(1分)《春望》、《望岳》中的诗句即可(1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心乐
之
___________(2)?
然不动
_________
(3)西
折纤秀长曲 ___________
(4)则以
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___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___
10.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修辞)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点?(3分)
___
11.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必须是本学期学习的)。(2分)
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1)以……为乐(2)愣住,呆呆地(3)向西,往西(4)因为
9.(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初中.高中阅读答案上。)(2分)
(2)行走了三四里路,就是(到了)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10.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1分);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11.杜甫。(1分)《春望》、《望岳》中的诗句即可(1分)
- 下一篇:《公输》“子墨子北之齐”比较阅
- 上一篇:《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答案(附翻译
相关初中文言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