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18分)》阅读答案
栏目:初中记叙文阅读时间:2020-05-26
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 ( 18 分)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 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 在那遥远的山那边, 人说, 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事渐长,每想起这 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
(18
分)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 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 在那遥远的山那边, 人说, 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词,就产生疑问,但又不敢问人,怕问出来,人家会笑我傻。而且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即使是拿出来问人, 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稍稍长大以后, 我开始偶尔看到, 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 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们家, 他们才会幸福。幸福肯住在他们家, 他们当然是与旁人很不一样。
看到一些幸福的人,果然是很不一样的。譬如,常看到一对夫妇从一栋白色的花园宅邸走出来,衣着华丽,面带笑容,手牵着手。他们的表情是那么自信,那么快乐。也曾看到一群人结伴在湖上坐船,大声嬉闹,不时发出阵阵哄笑。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
当时,我们家很穷,父亲不在,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我们是很不幸福的。
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我的二姑妈,嫁到了一家很富有的人家,听母亲说,二姑妈应当很幸福的, 但二姑妈每次到我们家就向母亲 倾诉婆婆待她不好,丈夫欺负她,有一次我还看到她悄悄擦眼泪。自此在我心目中,她那身华丽的衣服不再代表幸福。大姐也出嫁了,嫁的是很体面的人家。她每次回家,面带微笑,邻居们都对母亲说:“你女儿嫁得好福啊!”母亲与大姐都笑笑默认。但我好几次看到她们两人单独相处时默然无言,神色悲戚。我不敢问,但我感觉得出,大姐也并不幸福,而且非常不快乐。
于是我开始有了一点了解,幸福一定是住在很遥远的地方,一定是住在山的那一边。因为遥远的人是美丽的,陌生的人是很遥远的。陌生的人走来走去,穿着华丽的衣服,微笑,结伴游湖,谈笑风生。你只看见他们的幸福,你并不知他们回家后,不微笑,不谈笑风生的时间,是否擦过眼泪,是否神色悲戚。
母亲生了一场病后,脸色苍白,身体很弱。她要去菜市场,我有点不放心,我说要陪她去。母亲说:“在家用功读书。”但我再坚持,母亲便欣然同意了。
一路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我一手替母亲拿着菜篮子。我们买得不多,因为我们只有买一点青菜的钱。归途上,遇到了一位从前的邻居 太太。邻居 太太拉着母亲的手大惊小怪:
“哟,你的儿子长了好多了,上中学了?”她问。
“今刚刚考上初中,省立初中。”母亲微笑着回答。
“啊!好聪明的儿子,还会替你拿篮子!你真幸福!”
母亲没有回答,但母亲笑了,笑得很开心。我从未看到过母亲笑得如此开心,我觉得母亲可能在那一刹那,是真正幸福的。我突然觉得, 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
20.文章开头引用外国民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从全文看,作者最初对“幸福”的认识是怎样的?(2分)
答:
(2) 作者对“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
22.“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和作者都感受到了刹那的幸福。从文中看,母子“一刹那”的幸福指什么?(3分)
答:
23. 文章结尾说:“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3分)
答:
24. 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4分)
答:
参考答案:
20
.(2
分
)
①照应题目
(1
分
)
;
②引出后文作者对
“
幸福
”
的疑问和体会
(1
分
)
。
21
.(6
分
)(1)(2
分
)
凡是幸福的人
,
都是很陌生的人
;
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
,
好像都不怎么幸福
。
(
或
:
幸福似乎总在别人身边
,
总在遥远陌生的地方
)
(2)(4
分
)
①因为距离
,
没有具体的接触
,
只看到表面的衣着华丽、谈笑风生
,
所以觉得陌生人幸福
(2
分
)
;
②因为熟悉的人没有距离
,
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痛苦与不幸
;
比如母亲天天以泪洗面
,
二姑妈受欺负
,
大姐的悲戚
,
所以比较熟悉的人高中.初中阅读答案好像不怎么幸福
(2
分
)
。
(
能联系文章内容
,
从两个方面去回答
,
意思相近
,
每一方面即可计
2
分
,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合理
,
不够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
22
.(3
分
)
母亲感受到儿子既聪明又孝顺是一种幸福
(1
分
)
;
儿子看到了母亲开心的笑是一种幸福
(1
分
)
;
日子虽然清贫
,
但母子俩感受到这种亲情就是一种幸福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
)
23
.(3
分
)
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过去从未感受到的
(2
分
)
;
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用心体会所得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24
.(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
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即可
。
能结合文中作者对
“
幸福
”
的理解而谈计
1
分
,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谈计
2
分
,
语言通畅计
1
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18
分)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 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一直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 在那遥远的山那边, 人说, 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词,就产生疑问,但又不敢问人,怕问出来,人家会笑我傻。而且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即使是拿出来问人, 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稍稍长大以后, 我开始偶尔看到, 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 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们家, 他们才会幸福。幸福肯住在他们家, 他们当然是与旁人很不一样。
看到一些幸福的人,果然是很不一样的。譬如,常看到一对夫妇从一栋白色的花园宅邸走出来,衣着华丽,面带笑容,手牵着手。他们的表情是那么自信,那么快乐。也曾看到一群人结伴在湖上坐船,大声嬉闹,不时发出阵阵哄笑。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
当时,我们家很穷,父亲不在,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我们是很不幸福的。
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我的二姑妈,嫁到了一家很富有的人家,听母亲说,二姑妈应当很幸福的, 但二姑妈每次到我们家就向母亲 倾诉婆婆待她不好,丈夫欺负她,有一次我还看到她悄悄擦眼泪。自此在我心目中,她那身华丽的衣服不再代表幸福。大姐也出嫁了,嫁的是很体面的人家。她每次回家,面带微笑,邻居们都对母亲说:“你女儿嫁得好福啊!”母亲与大姐都笑笑默认。但我好几次看到她们两人单独相处时默然无言,神色悲戚。我不敢问,但我感觉得出,大姐也并不幸福,而且非常不快乐。
于是我开始有了一点了解,幸福一定是住在很遥远的地方,一定是住在山的那一边。因为遥远的人是美丽的,陌生的人是很遥远的。陌生的人走来走去,穿着华丽的衣服,微笑,结伴游湖,谈笑风生。你只看见他们的幸福,你并不知他们回家后,不微笑,不谈笑风生的时间,是否擦过眼泪,是否神色悲戚。
母亲生了一场病后,脸色苍白,身体很弱。她要去菜市场,我有点不放心,我说要陪她去。母亲说:“在家用功读书。”但我再坚持,母亲便欣然同意了。
一路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我一手替母亲拿着菜篮子。我们买得不多,因为我们只有买一点青菜的钱。归途上,遇到了一位从前的邻
“哟,你的儿子长了好多了,上中学了?”她问。
“今刚刚考上初中,省立初中。”母亲微笑着回答。
“啊!好聪明的儿子,还会替你拿篮子!你真幸福!”
母亲没有回答,但母亲笑了,笑得很开心。我从未看到过母亲笑得如此开心,我觉得母亲可能在那一刹那,是真正幸福的。我突然觉得, 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
20.文章开头引用外国民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从全文看,作者最初对“幸福”的认识是怎样的?(2分)
答:
(2) 作者对“幸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
22.“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和作者都感受到了刹那的幸福。从文中看,母子“一刹那”的幸福指什么?(3分)
答:
23. 文章结尾说:“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3分)
答:
24. 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 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4分)
答:
参考答案:
20
.(2
分
)
①照应题目
(1
分
)
;
②引出后文作者对
“
幸福
”
的疑问和体会
(1
分
)
。
21
.(6
分
)(1)(2
分
)
凡是幸福的人
,
都是很陌生的人
;
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
,
好像都不怎么幸福
。
(
或
:
幸福似乎总在别人身边
,
总在遥远陌生的地方
)
(2)(4
分
)
①因为距离
,
没有具体的接触
,
只看到表面的衣着华丽、谈笑风生
,
所以觉得陌生人幸福
(2
分
)
;
②因为熟悉的人没有距离
,
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痛苦与不幸
;
比如母亲天天以泪洗面
,
二姑妈受欺负
,
大姐的悲戚
,
所以比较熟悉的人高中.初中阅读答案好像不怎么幸福
(2
分
)
。
(
能联系文章内容
,
从两个方面去回答
,
意思相近
,
每一方面即可计
2
分
,
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合理
,
不够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
22
.(3
分
)
母亲感受到儿子既聪明又孝顺是一种幸福
(1
分
)
;
儿子看到了母亲开心的笑是一种幸福
(1
分
)
;
日子虽然清贫
,
但母子俩感受到这种亲情就是一种幸福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
)
23
.(3
分
)
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过去从未感受到的
(2
分
)
;
强调当时的幸福感是用心体会所得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24
.(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
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即可
。
能结合文中作者对
“
幸福
”
的理解而谈计
1
分
,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谈计
2
分
,
语言通畅计
1
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 下一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 上一篇:姥姥的端午 阅读答案
相关初中记叙文阅读
-
无相关信息